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博古通今、归心净土的魏源

来源:东林寺 2021-06-03 11:09:03

魏源(1794—1857年),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湖南邵阳人,晚年信奉佛教,法名“承贯”。魏源是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集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魏源一生博学多闻,著述颇丰,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魏源坚决反对列强侵略,积极倡导政府改革,有着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光六年(1826年),魏源会试落第,之后就开始“潜心禅理”。道光八年(1828年),他在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引荐下结识了钱伊庵居士,师从钱学习《楞严经》《法华经》等大乘经典,受益颇深。魏源对佛教各宗派皆有涉猎,对于净土法门尤为推重,曾赞云:“即妄全真,会权归实,揽大海水为醍醐,变大地为黄金;一声唤醒万德洪名,人人心中有无量寿佛放光动地。剖尘出卷,自衣获珠。”

魏源提倡“阴教与王治辅焉”的“神道设教”思想,以弥补一般世法治国所易导致的偏颇。他曾经提出:“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惟阴教足以慑之。”(《古微堂内集卷一·默觚上》)

魏源还把《普贤行愿品》列为净土根本经典。自古以来,净土法门依据的根本经典有三部,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魏源把《普贤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成为“净土四经”。莲宗与华严宗有着密切的关联,《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可见净土法门乃是《华严经》结穴之处。魏源的这一做法是极富见地的,杨仁山居士赞曰:“魏公经世之学,人所共知,而不知其本源心地,净业图成。世缘将尽,心切利人……”到了民国时期,印光大师将《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加入四经,形成了今天净土法门“五经一论”的格局。

咸丰四年(1854年),魏源正式皈依佛门,专修净业,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晚年的魏源曾求法于北京红螺山的莲宗高僧瑞安法师。后来魏源在高邮作知州时,特邀请瑞安法师到高邮弘扬净土,使得净土法门受到信众广泛欢迎,念佛人骤然增多。魏源不仅自己精勤念佛,而且随分随力地劝化有缘。他在给友人周诒朴的信中写道:“老年兄弟,值此难时,一切有为皆不足恃,惟此横出三界之法乃我佛愿力所成。但办一心,终登九品。且此念佛法门,普被三根。无分智愚男女,皆可修持。”(《原刻净土四经叙》)

魏源的临终之相颇为殊胜。其子魏耆所撰《邵阳魏府君事略》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魏源偶感微疾,对侄子魏彦说:“昨天已经有征兆了,我大概命不久了。到我临终的时候,你们不要哭我扰我,要静静地等待我彻底咽气,再入殓。”过了几天,魏源的病好了,神志清醒如常。到了月底那天,魏源向人要了热水洗净身体,又换好了衣服。第二天即是三月初一,友人金安清来访,魏源与之畅谈甚欢,以至于超过了时间。魏源缓缓地说:“您先停一停,我将要往生净土了。望您告诉何子敬,要好好地进修德业,我来不及和他告别了!”说完就回室内静坐念佛,到了酉时就溘然而逝,享年六十四岁。

林则徐与魏源这两位倡导经世致用、救亡图存的士大夫,用自己的实际修持证明净土法门真实不虚。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更要学习他们“开眼看法界”的广大心量。愿一切众生都及早看破苦空无常的娑婆世界,往生常乐我净的清净莲邦!

本文选自《净土》杂志2020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