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太虚大师为抗战做出过哪些贡献?

来源:浙江省佛教协会 2021-06-16 10:35:31


太虚大师(1890-1947)俗名吕沛林,法名唯心,字太虚。祖籍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1904年在苏州小九华寺出家,同年受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法师。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高僧、佛门领袖、佛学理论家、佛教改革家。其一生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主张革新佛教,“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对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抗战时期,他凭着一副菩萨心肠、一腔爱国情怀、一份护生责任,奔走呼号,组织佛教界为抗战救国尽力。

鼓舞大众

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引燃战火后,太虚大师即电告日本佛教界,奉劝他们秉承佛陀救世精神,制止战争。其后,他不断地发表通电、文章、演讲,斥责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申明中国佛教徒抗日护教之主张,勉励佛教徒行动起来,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

1935年,发表《告日本佛教大众》,重申日本佛教徒应力促当局还我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通电《告全日本佛教徒众》,要求日本佛教徒以“和平止杀”的精神,制止侵略。同时,他通电《告全国佛徒》,指导中国佛教徒以多种形式支援抗战,护国救民。1938年,作《降魔救世与抗战建国》、《佛教徒如何雪耻》等演讲,发表《通告全国佛教徒加强组织以抗倭书》。1939年,作《佛教的护国与护世》、《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演说。

这些文字多发表于《海潮音》《觉音》《正信》等佛教刊物,犹以《海潮音》为多。《海潮音》月刊由太虚大师创立并主编,是民国时期,历史最久、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佛教杂志。在抗战时期,辗转在杭州、北京、上海、泰县、汉口、武昌、重庆等地编辑出版,历经坎坷而绵延不息,成为当时佛教界宣传抗日救亡之舆论主阵地。

僧侣救护队

抗战时期,太虚大师还发起、参与、领导过一系列佛教抗日救亡团体。1933年,太虚大师作《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一文,鼓励青年僧人或从军,或募捐,或参加医疗救护队、慰问队、运输队、宣传队。1938年7月,中国佛教界在重庆罗汉寺设立中佛会临时办事处,推选太虚主持工作。该办事处筹办僧侣救护队、伤兵慰劳队,并募捐救济流亡难胞。

1939年7月31日,太虚大师被推举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8月24日,云南省僧众救护队成立,太虚以《服务国家宣扬佛教》为救护队训词。在重庆遭受大轰炸时,太虚大师又组织建立起了佛教徒僧侣救护队,参加当地救护工作。1943年,到湖南耒阳,指导组建起了湖南僧侣救护队。1943年5月,太虚大师与冯玉祥等一起成立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团结其他宗教一致抗日。

国际出访

出访印度与尼赫鲁合影

20世纪20年代前后,太虚大师曾历游东南亚、欧美,弘扬佛教,并在法国发起创建世界佛学院,影响极大。有此因缘,抗战时期,太虚大师向国际宣传社会中国抗战,以寻求同情与支持。1938年,太虚发起组织国际佛教访问团并任团长,他率团远赴缅甸、印度、锡兰等地演说,宣示中华民族与中国佛教徒正在为独立生存和公平正义而奋战,呼吁得到各国支持。此次出访,太虚法师为保障滇缅公路之畅通做出了卓越贡献。

太虚大师出访缅甸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太虚大师无比兴奋地撰写了《告世界佛教徒》一文,号召东南亚各民族佛教徒加强联合,同时呼吁中日佛教徒恢复联系,一方面肃清军国主义遗毒,一方面发挥具有最彻底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精神的大乘佛教文化,努力推进人类真正和平。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