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罗同兵:从太虚大师《往生净土论讲要》看中国净土的实修传统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1-05-28 10:29:15

太虚大师与众僧人合照(资料图)

下面,就用太虚本人讲解的《往生净土论讲要》所讲“五念门”的义理,来审视他所回顾的中国净土实修传统。

往生净土论,简称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世亲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本论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谓修习五念门可得五门成就;前四种功德为入功德,能入于莲华藏世界,自受法乐;后一种则为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烦恼,教化度众,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

“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净土最重视的就是信。净土论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太虚解释说,“云何信?即依观察净土真实功德而生信心。”信心,是观察净土真实功德而生;不是凭空来的,不是非理性的跳跃。信的获得,并不容易。

《百法明门论》对信的定义是:“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太虚解释说:“此已将迷信等入不正见、见戒取等,故此信唯净智善信之信。深忍是深胜解之智,乐欲为乐善之情志,信心自性清净,能令心及余心所等清净,故能抵抗制伏──对治──于善等之不信而乐善等。于实、谓于诸法真实事理,即信于真;于德、谓于三宝净善功德,即信美善;于能、谓于自可得成能力,即自信力。”

“信”的内涵:

于实于诸法真实事理,即信于真

于德于三宝净善功德,即信美善

于能于自可得成能力,即自信力

深忍深胜解之智

乐欲乐善之情志

心净为性信心自性清净,能令心及余心所等清净

对治不信抵抗制伏于善等之不信

乐善为业能乐善

所以,信,首先是基于智,对于真理、美善深刻确切的理解;在情感、意志上,生起乐善之情志。这信“唯净智善信之信”;不是迷信,邪信。

既然“信”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对净土,就必须观察净土真实功德,才能生信心。这就须修五念门。

针对只知“持名”的狭隘,太虚特别就五念门来说明念佛法门的广大:“五念门,即往生净土之五种行门。平常讲念佛,以称名为念佛,此误解念字之义,须知对诸佛功德、相好等明记不昧,总谓之念;非专以口念为念佛也。”

往生论论述五念门严谨细密,这里只能节取太虚的部分解释,显示各门特色,及中国传统净土行门于五念门的相应偏胜。

①礼拜门。太虚解释说“以身业礼拜阿弥陀佛,此身即能往生彼弥陀佛国。”

②赞叹门。太虚解释“称彼如来名”,说:“名是能诠,义是所诠,如来之名诠表如来一切功德,称如来之名即称如来一切功德。欲与如来名所诠之真实功德相应,非如实修行不可。故曰: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赞叹得入众会见佛闻法。”

如来名的内涵,是如来功德——这当然须以理性的智力,通过名而理解义。“赞叹之中,最简便者为称如来名。如来名号,摄有种种功德,称如来名即称如来真实功德。”以持名作为方便,赞叹如来功德而念念忆持不忘,激励实修以与如来功德相真实应的愿心。持名念佛,就是基于理性认识能力,运用忆念专注,激发强化“于实德能深忍乐欲”的“信”。

③作愿门。太虚解释说,“净土行者,既发往生之愿,欲令心中唯有‘毕竟往生安乐国土’之念,无有他念,须修奢摩他行;令心专注安乐国土境上,不流于五欲境界。”

可以理解,作为禅定的念佛“一心不乱”,是以“往生净土的愿心”的唯一心境而得定。但念佛禅果报比一般禅定特别殊胜。若能往生净土,“未证净心菩萨,即未证初地之凡夫或二乘等。虽非初地菩萨,然可与登地菩萨将来毕竟同证平等法身无异。虽是初地菩萨,然可与上地菩萨毕竟同证寂灭平等。”

④观察门。这是“如实修行毗婆舍那”。太虚解释“先明总观察国土功德为不可思议之力”,说:“佛智所行者即一切无障碍之一真法界,为分别思量所不能及。经谓‘三界皆以名言假立’,故此一真法界非三界假名之可思议也。”

这里,太虚运用华严“一真法界”即来说明“不可思议力”,以华严“性起”说,解释“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可知,观察净土功德以念佛,其实就是真如观、法界观。

观察极乐世界的国土、佛、菩萨三种功德成就,三种成就愿心庄严总结为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太虚解释说:“此清净法界,即佛之无为法身:以无分别智证无分别理,理智如如,离能所相。”可知,观察门念佛就是法性观,就是实相念佛。

⑤回向门。回向门,就是修大悲心。太虚解释说:“净土行者,知我与众生同体不二,能不舍一苦恼众生,而以己所修之念佛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与众生同生极乐,成就广大慈悲之心。”由般若智,了知人、法二空,不起贪着,不求自乐;以无我行慈,所以是大慈悲。

净土论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不为自身成无染清净;拔一切众生苦,令一切众生皆得清净,是为成就安清净心;令一切众生证得无上菩提之觉法乐,是为乐清净心。太虚引涅槃经解释,三心成就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依涅槃经说,即大般涅槃”。太虚引拈花微笑公案说:“如此三心成就妙乐胜真心,即是成就大涅槃心,即是无上菩提心,亦即是实相无相之佛果涅槃妙心。禅宗诸祖心心相传,即传此心。正显禅中有净,净中有禅,即禅而净、即净而禅也。”

果报成就,越来越高。实际上在因地,是平等齐修的。中国净土传统演变史,对机而各有偏胜而已。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