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专题 > 佛欢喜 >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佛欢喜日,恰巧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于每年七月十五举行。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历史发展:

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 “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

《佛说盂兰盆经》是西晋时期翻译到中国的,由于盂兰盆会实质上是一个“孝亲会”,因此它一传到中国就立刻受到提倡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次依据《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大开斋筵,广修盂兰盆供,供养十方众僧。 《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净译《释氏六帖》卷四十五说: “《宏明》云:梁武帝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

不仅如此,唐代的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十分壮观。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献盆及种种杂物。宋元时代,盂兰盆会逐渐失去本意,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所载,北宋时,盂兰盆供印卖《尊胜》、 《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这样,寺僧就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用纸糊船形,船上糊有鬼卒等),不断演变成了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民间习俗。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佛学文化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