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佛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则与苏东坡有关的公案,当时苏轼住在江北瓜州,有一日参究佛法有所体悟,当下作了一首赞佛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越看越觉得这首偈子作得很好,于是便派人过江将其呈给住在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故事的后续我们暂且先不说,先来看一看这首偈子。
这首偈子是赞佛的功德,“稽首”就是顶礼的意思,“天中天”是赞佛身相乃三界最高,也就是佛是最尊最贵的意思,“毫光照大千”是赞佛的光明遍照大千世界,“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则是说佛于八种逆顺境界都能安忍不动,佛身不动端坐于紫金莲花座上。苏轼作这首偈子,当然不仅是赞佛的功德了,也是表达自己已然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那么,偈中所说的“八风”是哪八风呢?
“八风”,顾名思义,是八种能像风一样吹动我们内心平静之海,掀起贪爱、嗔恨等烦恼波浪的外在境遇,包括: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概括了世间一切可能扰动我们内心的情境。从“损益”与“言行”的角度来看,具体而言,“八风”是说:
利:财荣润己。泛指一切增益自身、让自己“滋润”的事情。小到得到钱,大到获得名利、受到帮助,只要是让自己得到好处的,都算“利”。
衰:损耗侵陵。泛指一切损耗自身、让自己“受损”的事情。钱财损失、身体受伤、被人欺凌侵犯,只要是让自己利益受损、身心耗损的,都算“衰”。
毁:越过以谤。指背后(或当面)夸大你的过失。你只有小缺点,却被说成大错误,甚至无中生有地诋毁你。
誉:越德而叹。指背后(或当面)夸大你的优点。你只有一点小善行或小长处,却被过度赞美、捧得很高。
称:依实德赞。指当面如实地称赞你的优点。你有一分德行或优点,别人就肯定一分,不增不减。
讥:依实过论。指当面如实地指出你的过错或缺点。你有一分过错,别人就批评一分,不夸大也不掩饰。
苦:逼迫身形。指一切让身体或精神感到逼迫不安的事情。比如挨打受冻、酷热难耐、饥渴交迫、蚊虫叮咬、病痛折磨等等。凡是让你感到不舒服、受煎熬的,都是“苦”。
乐:心神适悦。指一切让身体或精神感到舒适愉悦的事情。比如凉风习习、饱食暖衣、悦耳的音乐、美丽的景色、芬芳的气味等等。凡是让你感到畅快、安逸的,都是“乐”。
无论八种风如何变化,其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顺境:利、誉、称、乐。这些都是让我们感觉良好、容易产生贪恋、欢喜、得意之心的情境。逆境:衰、毁、讥、苦。这些都是让我们感觉糟糕、容易产生憎恨、愤怒、沮丧之心的情境。
那么,“八风”为何能使令我们“动心”呢?它们被称为“风”,正是形象地比喻其力量,如同狂风能搅动平静的海面,掀起滔天巨浪(贪欲、嗔恨等烦恼)一样,这八种世俗境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能冲击我们原本平静的心湖,让我们失去内心的安宁与平衡,陷入情绪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