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 年10 月16 日至22 日在北京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宗教工作领域落地见效,《中国宗教》约请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代表人士以及宗教学研究队伍,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笔谈,以供交流。从今天起,微言宗教将陆续转发。
坚持佛教中国化
同心共圆中国梦
明生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广东佛教界完全拥护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完全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能够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广东省佛教教职人员和信众不仅及时收看收听了党的二十大盛况,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省佛教协会领导以广东省佛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宣讲团2022年宣讲活动为契机,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广东省佛教协会成立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2022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崇俭戒奢主题教育活动、科学放生、教职人员教育培训等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省佛教协会还召开会长会议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全省佛教界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结合广东佛教工作实际,我谈四点学习体会。
一、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同样极大地振奋了佛教四众弟子的心,极大地增强了佛教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佛教界一定要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弘扬佛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引领广大佛教信众,自觉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二、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义,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广东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从历史上看,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的中国化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相结合,二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广东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较早、中国化较早和较成功的地区。六祖惠能大师开创的禅宗,正是抓住和适应了唐代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才成功实现中国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要求。为此,广东佛教界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深入总结和挖掘好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禅宗坚持中国化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佛教中国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做到“两个创新”,落实“两个结合”:一是创新开展“广东佛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宣讲团”年度宣讲,讲清讲透讲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理、学理和哲理,把佛教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落到实处。二是创新打造“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佛教英语交流基地”“粤港澳佛教文化交流会”“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等四大文化品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把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落到实处。以“两个结合”引领“两个创新”,以“两个创新”深化“两个结合”,不断开拓广东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深刻领会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教,促进佛教健康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对于佛教界来说,就是要以党的“自我革命”为鉴,直面佛教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护短、不遮丑、不回避、不敷衍,坚持刀刃向内,制定完善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规章制度,建立防范和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教。佛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广东佛教界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的动力,驰而不息匡正教风,切实做到以下“五个有成效”:一是在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整治滥塑大型露天佛教造像,抵制佛教商业化倾向,营造风清气正的宗教环境上有成效;二是在不断规范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佛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做实做细安全生产上有成效;三是在规范传戒法会、佛教教职人员管理和惩戒机制上有成效;四是在推进科学放生、文明敬香、鲜花礼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上有成效;五是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佛教特色的新型佛教“双通”人才队伍上有成效。
四、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佛教界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佛教界从来就是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东佛教界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发挥自身优势,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团结引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广纳万川入海、画出同心大圆,为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上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二是发挥广东佛教的地缘人缘教缘优势,继续办好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形成更广泛的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为巩固“一国两制”生动实践和大湾区建设服务。三是发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继续办好“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推动广东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故事。四是发挥佛教对外联系优势,继续办好“佛教英语交流基地”,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
(作者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