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充满温情的佛门慈孝故事二十四则

来源:湖北省佛教协会 2022-05-09 11:32:30

2022年5月8日,既是佛诞日,又是母亲节,浴佛节遇上母亲节,让我们在佛门二十四则慈孝故事里,感受僧人与父母之间充满温情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慈爱呵护与子女的孝顺报恩之心相依相待。

画缋奉母

后秦时期的道恒法师,年少时父母早逝,与后母相依为命,他常常靠绘画挣钱,来奉养后母,由此孝名远播。到他二十岁时,后母也去世了,他行丧尽礼,服满后出家为僧,为什门十哲之一。

躬亲事母

道安法师,南北朝时周人,他住持大中兴寺时,把母亲带到寺院旁边奉养,每天早上亲手为母亲做饭,从不允许旁人相助,无论砍柴打水,都事必躬亲。他说:“母亲生我下来,如果不是我亲自侍奉,就不名为供养。”

嚼脯饴母

慧木尼师,南北朝时宋人,十一岁出家受沙弥尼戒,因母亲年迈,牙齿都掉光了,于是她每天把饭食咀嚼好了以后再喂给母亲吃。由于担心这种做法不清净,与比丘尼戒律的精神相违,直到很晚才受大戒。

荷母说法

道纪法师,南北朝时齐人,他常常将年迈体弱的母亲和经卷、佛像分别安置在筐中,挑在扁担两头,去邺城东郊为人讲学。他孝性淳深,常对人说:“亲自供养母亲的功德,和登地菩萨一样。”母亲的一切生活起居,无论是吃饭、穿衣、缝补、大小便,他都悉心照料,从不假手于人。

慈济报恩

僧猛尼师,南北朝时齐人,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她号哭得吐血昏厥,为父守孝三年后,辞母出家。后来母亲生病,遂舍东宅为寺,名为齐明寺,她在寺中修缮道场,广行慈善,照顾母亲。三十年间救济饥民,为母祈福,还收养附近遇到危险的飞禽走兽,她的侄女僧瑗比丘尼也效仿其行,两人都以慈孝而闻名。

居丧不食

光宅寺法云法师,南北朝时梁人,生性诚孝,讲经说法之余,平时只要有空,都会去侍奉、照顾父母。母亲去世后,他哀伤过度,多日不食。僧旻法师劝导他说,“想报生养之恩,近则尽心侍奉,远则启发觉悟。父母去世了,要多做能够利益到他们的事,怎么能耽着于眼前的哀恸呢?”法云法师这才开始吃粥,尔后弘振风猷,以报亲恩。

侧柩待母

隋唐时的海顺法师,幼年丧父,母慈子孝发乎天性。可他二十多岁时就重病在床,自知命不久矣,与旁人论及后事时豁达无忧,但顾念母亲,想到她会因为失去儿子而哀伤,便嘱咐身边的人,把自己的遗骨埋在母亲未来的墓地旁边,以慰母亲的思念之情。

舍命救母

隋唐时的道兴法师,年少出家。当时战乱频繁,母亲被乱兵掠去离城六十里外的营寨,他不顾性命去追寻,到达贼巢时已经伤痕累累。乱兵被他的孝行感动,不仅没有杀害他,还释放了他的母亲。他把母亲背回城中,城中之人都为他们奇迹生还而惊叹。

凿井报父

隋唐时的慧斌法师,因为父亲年近百岁仍在京为官,感到今生难以在膝下尽孝,遂于汶水之南的要道上凿了一口井供来往的人使用,为父亲祈福,并在树下立碑明志:“哀哀父母,载生载育。亦既弄璋,我顾我复。一朝弃予,山州满目。云掩重关,风惊大谷。爱敬之道,天伦在兹。殷忧暮齿,见子无期。凿井通给,托事兴词。百年几日,对此长悲。”

织蒲供母

唐代的睦州道明禅师,唐朝人,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辞去了观音禅院住持之位,与母亲寄住在开元寺里。他平日里制作草鞋,在路旁售卖,靠这微薄的收入来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当时的人都叫他“陈蒲鞋”。

辞北堂书

唐代的洞山良价禅师在出家之时,写了一封家书《辞北堂书》与母亲告别,并作了两首《辞北堂颂》表明自己的心迹:“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母亲被他的决心与孝心所感动,嘱托他努力修行,效仿目连救母的孝行,来日度化自己。

苦行报父

晚唐的玄沙师备禅师,因父亲捕鱼溺亡,心生哀愍,为报父恩出家为僧。他生活清贫简朴,常修苦行,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修行上。有一天,他梦到父亲安详、欢喜的样子。

战乱孝亲

道丕法师为唐朝宗室之后,七岁出家,十九岁时遭遇兵乱,家宅被焚毁。他背上母亲,逃入山洞,当时米价高涨,他把外出乞讨来的饭食全部俸给母亲,自己只吃野菜充饥。后来他为了找寻在父亲的遗骸,到战场上日夜诵经并最终找到了父亲的遗骨,他激动得抱住骸骨,如同父亲在世时。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因为道丕法师的孝心感通,才能得偿所愿。

结庵事母

宋代的进英法师,幼年丧父。因为病危,遵从母亲意愿出家修行,他本想外出参学,但由于母亲面露难色,遂在母亲居所之外结庵修行,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学习经典,母亲离世后,他悲痛至极,守孝三年,并为母亲广修冥福。

度母劝孝

宋朝的宗赜禅师,因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投靠舅舅。他二十九岁时在长芦法秀圆通禅师座下出家,后继席长芦,把老母亲接到方丈室的东边安养,除却日常奉养外,还鼓励母亲念佛,在他的照顾下,母亲得以颐养天年,最后安详离世。师自制《劝孝文》一百二十则,曲尽哀恳。

挽车就食

金代的法云法师,年轻时便出家,后来遭遇饥荒,他拉着车带着父母辗转千里乞食,最终度过了饥荒。母亲离世后,他为母亲守墓三年,父亲离世后,他也同样如此,当时的人为了颂扬他的孝行,都称他作“坟云”。

寻母朝山

元代的无极导禅师,是宋宗室之后,在战乱之中,母亲将他藏匿起来以后被乱兵俘去,父亲在寻找母亲的路上被杀。他艰难求生,每天礼拜观音大士两千拜,并寻觅十余年,终于在离别二十三年后见到母亲,母亲已然不识儿子,他自称乳名才与之相认,母子抱持恸哭。他多番筹划,终于将母亲带回南方,并做了一辆竹车安置母亲,自己则十步一拜带着母亲朝礼普陀山,他仍感到亲恩难报,遂出家修行以报亲恩。

流传母德

元末明初的德昂法师,在他的小时候,父母都因战乱而死,后来他出家修行,年长后返回钱塘为父母修治坟墓。时逢宋濂学士等人编纂《元史》,他进京向其述说了母亲的刚烈事迹,母亲得以入《元史·列女传》,精神流传于世。

割肉孝母

明朝的明瑄法师,戒行严谨,性情纯孝。有一次他晚上睡觉时,心跳异常,便对同住的人说:“一定是我父母亲有恙了。”说罢他连夜骑马走了二百里路回家,发现果然是母亲生病了,一时难寻食物,他就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来给母亲吃,让她补充营养,母亲也得以痊愈。

为母观修

明代的有严法师,六岁时遵从母亲的愿望出家为僧,独自隐居于深山栌菴中。有一次他得知母亲患了眼疾,便在观音像前祈祷,母亲很感动,到了第二天病也痊愈了。

母子相慰

明代憨山德清禅师的母亲素来对其悉心教导,常为其学业和成长而落泪,母亲供奉观音大士,他幼时即随母礼拜,然母亲不知观音菩萨有经一卷,他即为母亲诵经,母亲大喜。出家以后,思父母之恩难报,且为修行,抄《华严经》报恩,后来命途多舛,母子之间相互宽慰,尽显智慧,师著《母子铭》传世。

追思寄情

民国的弘一法师,自幼深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惜福惜时,有着深厚的文化涵养,在母亲的葬礼上演奏自己填词的歌曲《梦》来寄托哀思。他出家以后依然常常追思母亲,把母亲的留下的雨伞随身携带,每逢母亲诞辰忌日,他都要修持《普贤行愿品》为母亲回向。

助念送终

当代的净慧和尚,自幼被海善、仁德二位尼师抚养长大,尼师对其慈爱有加,省吃俭用送他到私塾念书。他对老人奉事如母,十岁时便在海善老人身边,为其助念送终。直到1978年奉调入京之前,仁德老人临终,他在身旁守候,为她助念,直至老人安详往生。宗教政策恢复后修建尼寺,以报尼师养育之恩。

念恩精进

当代的慈学尼师,她的母亲善良贤惠、待人和气,还有胆有识,保护地下党员,她自幼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在母亲的晚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将其接来棲隐寺养老送终。她感念于母亲生养的艰辛,绝不庆祝生日,后来历经磨难,一想到母亲,就坚决不还俗,精进修行,以此来报答母亲生养的恩德。

诚如《善生经》所云:“古圣制法,为子必孝、为父母慈爱,士丈夫望益,而善法不衰。”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领略到先贤优秀的品格涵养与父母的慈爱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能感受到笃孝的至诚之性带来的无尽启迪。

文丨释圣玄 释耀妙

图丨明参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