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陈爱峰: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

来源: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1-25 10:57:55

作者:陈爱峰

武汉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

高昌回鹘地区的佛教信仰融合了汉传、藏传、以及龟兹等地的佛教元素,进而形成了汉藏佛教共融的格局。其信仰主要流行有的法华、华严、弥陀、弥勒以及观音等,观音信仰尤为繁盛。本文根据吐鲁番出土的观音图像内容和绘画风格,解读高昌回鹘观音信仰的特点及与周边地区的交融。内容共分六部分:

首先,根据吐鲁番出土的《开宝藏》《契丹藏》《赵城藏》等的研究,发现回鹘人以这些汉文佛经为底本,翻译出大量的回鹘文佛经,从而形成了汉藏佛教共融的局面。同时,作者将这一时期出土的观音图像分为三期、五种组合和两大体系。三期是从绘画风格上看,分别为:(1)9世纪中叶至10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与敦煌的观音像非常相似,模仿痕迹较为明显;(2)11至12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本土绘画风格已然成熟,造型庄严,遵循一定的造像法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3)13至14世纪,这一时期的观音像,虽也有部分精品,但总体上已呈现衰落趋势。五重组合则从石窟内的观音像以观音经变的形式来看,分别为:(1)单一的观音经变;(2)观音经变与佛本行经变的组合;(3)观音经变与鹿野苑说法组合;(4)观音经变与净土经变的组合;(5)观音与文殊、普贤构成的华严三大士组合。以上五种组合归属净土信仰和华严信仰两大体系。

第二,探讨柏孜克里克第14、41窟的两铺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两铺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中,观音两侧配置六身菩萨,与主尊一起构成七观音组合,这与敦煌亦不相同,体现了回鹘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救难观音信仰的传播。第14、41窟正壁塑绘阿弥陀经变,侧壁塑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完整的呈现了西方净土信仰体系下的现世救难与来世往生思想。第41窟正壁阿弥陀经变中的阿弥陀佛来迎图,体现了宋代中原和河西地区流行的新的净土往生思想在高昌的传播。

第三,以柏孜克里克第39窟的壁画为中心,探讨了观音、文殊与普贤三大士图像的华严思想背景。第39窟的观音位居正壁,与两侧壁的文殊、普贤构成洞窟的主体,而中央佛坛的释迦牟尼佛塑像与两侧壁的十大菩萨与四大天王,共同构成了宏大的说法、听法和护法场景,信徒礼拜三大士时宛若置身于庄严的华严海会之内。第39窟的三大士图像均以经变画的形式呈现,三大士各有眷属为其助会,某些眷属的像式与敦煌、黑水城同类题材的像式非常接近,体现了三地之间在绘画传统上的承袭关系。

第四,将柏孜克里克第40窟右侧壁的如意轮观音经变与敦煌石窟的如意轮观音经变相比较,其内容更加丰富,如十大明王、释迦与弥陀组合像等,这些新增的题材彰显了宋代中原与髙昌回鹘的佛教文化交流;从绘画风格来看,该经变融合了中原和龟兹两种画风,体现了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佛教艺术的多元化。

第五,重点探讨了柏孜克里克第17窟券顶的几幅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变。该经变是根据北宋时期印度来华僧人天息灾翻译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而绘制,作者认为中原的佛经翻译是高昌回鹘佛教发展与繁盛的源泉。同时,该经变作为新创作的经变画,不见于全国其它地区,反映了高昌回鹘时期观音信仰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的内涵。第17窟壁画的绘制年代,上限当在《开宝藏》入传高昌的景祐四年(1037),根据窟内出现的回鹘供养人判断,其下限当在回鹘归顺蒙古之前的13世纪初叶,纠正了学界一般认为是在唐西州时期的说法。

第六,从柏孜克里克第29窟左侧壁的六字观音经变入手,首先分析了该窟的壁画内容与藏汉混合的绘画风格;其次,讨论了六字观音经变的像式,即主尊为六字观音,与两侧的六身观音共同构成了七观音组合。这样的组合,在吐鲁番石窟壁画和纺织品绘画中屡见不鲜,反映了高昌回鹘时期七观音信仰的繁盛。最后,从出资修建洞窟的功德主有意将弥勒菩萨置于正壁,而将阿弥陀佛“偏居”侧壁,这反映了功德主在选择往生何种净土时,更倾向于弥勒净土。

总之,本文分别从高昌出土《千手经》《华严经》《如意轮观音经》《大乘宝王庄严经》等经变图的发展与观音形象进行了研究,由此窥见回鹘地区的佛教的兴衰的缩影,为我们研究西域观音信仰提供一个好的视角。

文图 | 惟慈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