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郭延成:玄奘精神与汉传佛教国际交流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1-28 11:21:06

原标题:论玄奘精神对加强汉传佛教国际交流的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从玄奘大师精神的几个方面:追求真理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文化互鉴的宽广胸怀,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来阐述玄奘大师的精神对当今加强汉传佛教国际交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玄奘大师玄奘精神汉传佛教国际交流

玄奘大师(公元602~664),是我国唐代时期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大师西行求法,为中国佛教的理论建设和佛教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师作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为中国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大师西行求法所经丝绸之路,也由大师所行才使之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大师身上所闪耀的人格光芒,作为精神财富,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在当今时代,大师的精神风范能为加强汉传佛教国际交流提供诸多的借鉴和启迪。玄奘大师的精神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真理的精神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对当时中国佛教界的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玄奘大师到西方取经的思想动机进行了说明:

及王、秦奉使,考日光而求佛,腾、兰应请,策练影以通经。厥后易首抽肠之宾播美于天外,篆叶结鬘之奥译粹于区中。然至赜至神,思虑者或迷其性相;唯恍唯忽,言谈者有昧其是非。况去圣既遥,来教多阙,殊途竞轸,别路扬镳而已哉。

法师悬弭诞辰,室表空生之应,佩觿登岁,心符妙德之诚。以爱海无出要之津,觉地有栖神之宅,故削发矫翰,翔集二空,异县他山,载驰千里。每慨古贤之得本行本,鱼鲁致乖;痛先匠之闻疑传疑,豕亥斯惑。窃惟音乐树下必存金石之响,五天竺内想具百篇之义。遂发愤忘食,履险若夷,轻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柰苑。鹫山猴沼,仰胜迹以瞻奇;鹿野仙城,访遗编于蠹简。春秋寒暑一十七年,耳目见闻百三十国,扬我皇之盛烈,振彼后之权豪,偃异学之高輶,拔同师之巨帜。名王拜首,胜侣摩肩,万古风猷,一人而已。

可知,当时中国佛教界对于佛教义理的把握是非常不准确的——“迷其性相、昧其是非”的现象十分普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距离佛陀时代已经遥远了,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论十分缺乏,因此造成中国佛教界各种思潮相互冲突的混乱局面。玄奘大师每每慨叹当时佛教界对佛教义理理解的错谬百出的状况,因此发愿到印度求取真经并义无返顾地去做,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其理想终究实现。

而《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也对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背景做一介绍:

法师既遍谒贤,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辨取《十七地论》等,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吾当继之。”乃结侣陈表,有敕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既方事孤游,又承西路艰险,乃自试其心。以俗问众善苦,种种调伏,堪任不退,然始入塔。启请申其意,愿乞众圣冥加,往还无难。

可见,玄奘大师在向国内佛教界群贤遍学佛法之后,感到各宗对佛法的理解有所差异而“莫知适从”,于是发誓愿到西方向那里的佛门大德请教佛法之意。大师还以法显、智严等前辈求法的僧人为榜样,并上表以陈取经之意,没有得到皇帝的准许,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都放弃了原初的想法,而唯独玄奘大师没有放弃。他以种种苦行来检验自己的耐力,并求佛菩萨加持取经成功。

由此我们看到,玄奘大师具有追求佛教真理的求真精神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过人的勇气和毅力。而正是在这种精神动力的策动之下,大师追本溯源,以期解决佛教界对佛法义理理解混乱的问题。

我们说,探究事物的源头,就是在求知方面力求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抓住其本质,才能排除谬误、解决问题。而追本溯源的求真精神又与当今所提倡的民族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创新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由多因素和合而造就,其中,追本溯源是创新生成的重要因素和方法。因为只有溯源才能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弄清事物内部结构、找出事物发展规律,才能使创新得以可能。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由此可见,党中央已经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见创新对于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创新不仅是我国经济等其他部门的事,也是包括佛教在内的文化、宗教领域的事。因为只有根据社会历史时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开新,才能使中国佛教推陈出新、保持长久不衰的局面。这也是为中国佛教史、尤其是近代佛教史所证明了的一条基本准则。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与其他文明、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同时把其他文明和文化中的有益于我们发展、创新的成分汲取过来。佛教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玄奘大师具有追本溯源的、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才使大师充分汲取印度佛教唯识思想的精髓,才为大师创立中国佛教唯识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当今时代,在我国汉传佛教祖庭与他国进行的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中,玄奘大师的求真精神,对我们领略他国的佛教文化、佛教组织管理经验、真正领会把握其精华部分、以启发我们不断开创我国汉传佛教的新局面,无疑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

玄奘大师在西行取经的路上,遇到无数艰难险阻,如《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概略地说到:“(玄奘大师)中间所经葱山雪岭、热海铁门、危难之事,及诸王礼接逢迎之仪,不能备叙。”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述了玄奘大师一次面对生死考验之时凛然不惧的风范:

欲向阿阿邦穆佉国,河之两岸,皆是阿逾迦林,蓊蔼深茂。于林中,忽有十余船贼,鼓桌迎流,一时而出。船中惊扰,投河者数人。贼拥船向岸,令诸人解衣,搜求珍宝。其贼先事突加天神,每于秋中,觅一人质状端美,杀取肉血,用以祠之求喜福。见法师仪容美丽,相顾而喜,于是则贼遣人取水,于花林中,和泥涂地作坛,牵法师上坛坐,令数人拔刀侍立,即欲挥刃。法师报云:“远来求法,传于未闻,此心未遂,檀越杀之,恐无福也。”贼不纳,法师知不免,谓贼曰:“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正念,亦是檀越恩泽。”于是专心睹史多天慈氏菩萨所,于心想中,若登苏迷卢山,越一二三天,见睹史多宫,慈氏菩萨妙宝台,菩萨国绕;此时身心欢喜,不知在坛,不忆有贼;同伴诸人,发声号哭。

可知,玄奘大师遇贼人于临当被害之际,能放下身心及所遭一切,专住一心,观想弥勒菩萨净土庄严美妙之景——这是源于对弥勒净土的坚定信仰和对生死勘破而引发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大师这种临危不惧、超越生死的风范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任何一种超越人的生命本能的行为,都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内在修炼才能造就的,尤其对于“趋利避害、贪生怕死”的生命本能的超越更需如此。玄奘大师之所以能够于取经道路上经历千辛万苦、越过无数急难险滩,就是导源于信仰的坚实和由信仰所引领的长期内在修炼。

佛教能为大众提供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在笃信弥勒净土并行持精严、成就蔚然之佼佼者——玄奘大师的行为上已有所领受。不仅是信仰弥勒净土,抑或是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东方琉璃光如来净土,都能为信众提供无尽的动力。就当今来说,人间佛教经由太虚大师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倡导而逐步开展起来,人间佛教所信仰的建设人间净土、“人成即佛成”的理念,作为佛陀慈悲济世本怀的当今样态,定能为当今佛教信众的济世为善提供给动力之源。

而作为中国广大民众,不管是佛教信众,抑或是其他宗教信仰者,或是非具宗教信仰的大众,“中国梦”作为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共同追求一种社会理想和政治信仰,亦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然而,中国佛教重振宗风、实现复兴的“佛教梦”也莫不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若能怀有复兴中国佛教的“佛教梦”的理想,那么,她所带来的精神动力能为我们进行汉传佛教祖庭与他国进行的佛教文化国际交流提供不竭的“正能量”和智慧支撑。

然而,实现“佛教梦”会遇到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解决。进行汉传佛教祖庭的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也会遇到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而佛教思想本身也为我们提供了克服障碍、解决问题的智慧。众所周知,佛教有“缘起”之论,玄奘大师之所以能够勘破生死与其具有以“缘起性空”为核心的般若智慧息息相关(玄奘大师翻译《大般若经》可见其对般若思想的推崇)。而我们能将“缘起”之说的“世俗谛”层面用于对相关复杂问题的分析,也能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克服障碍、解决问题的勇气的获得,就是以“缘起”的智慧打破“我执”所产生的行为动力,如此,我们才能超越个人、团体的利益(并不是否定个人、团体的利益),而着力于振兴佛教的大问题、与其他国家进行佛教国际交流的重要问题。还有,佛法的“平常心”理念,是一种超越被诸多烦恼所扭曲和异化的“妄心”、而回归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心”;“平常心”的理念能使我们在面临诸多困难之时,能理性地、全面地思考问题、采取最优的化解策略并实施行动。

三、文化互鉴的宽广胸怀

众所周知,玄奘大师到古印度求法,一路向众多法师、大德学习佛教经论,并将由印度求取的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带回祖国、历经二十载将其中七十五部译成汉语,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载:

迦湿弥罗国,有大德,号僧胜,善于经论,法师就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等及《大毗婆沙》。……次到磔迦东境,有大庵罗林,林中有一七百岁婆罗门,观其面貌,可称三十许,明《中(论)》、《百论》,及《吠陀书》,云是龙猛弟子法师,就停一月学经《百论》。又东到那仆底国,就调伏法师,学《对法》、《显宗》、《理门》等论。又东谅那伽罗寺,就月曹法师,学《众事分毗婆娑》。又东到禄勒那国,就阇那鞠多大德,学《经部毗婆沙》。又就蜜多犀那论师,学《萨婆多辨真论》。……

可见,玄奘大师如饥似渴地向古印度各地的高僧、大德学习众多的经论,这种兼收并蓄、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正是大师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

除此之外,玄奘大师还随顺因缘,发挥自身所学,以辩论的方式与古印度的非佛法的哲学派别(外道)进行理论交流,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载:

王许,遂作书与那烂陀寺,差四大德善大小宗及外道经者,可诣行所拟共小乘外道论义。正法藏乃差海惠、智觉、师子光及法师,为四人应王之命未发问。复有顺世外道,来求论难,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法师遣取立论,唤外道共论,往复三四番,婆罗门点无所说;先有契,屈者斩首相谢,外道请依先约,法师曰:“我沙门释子,当不害昆虫,况杀人乎!”外道欢喜,请终身给侍,闻者无不称庆。

玄奘大师以自身所学与外道进行了三四次的理论辩论,最终大师以精深的理论学识使外道无可再辩而折服;而大师以慈悲心宽容外道,使人深感大师智慧与慈悲兼具的风范。

再有一例,《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载:

是日发敕,普告集曲女城,观支那法师论。自冬初而进至[萉-巴+(日/(句-口+匕))]月,方到会场。四方沙门、婆罗门外道等,蕴义洽闻之辈,到者数千人。王先令造殿,容千余人,于中安尊像陈香花音乐,设食行施讫,请法师升座,标举论宗。命诸众征击,竟十八日,无一人敢问。王赞叹,施法师银钱三万金钱一万上[疊*毛]衣一百具,又令大臣将法师袈裟,巡众告唱云:“支那法师论胜。”十八日来,无敢问,并宜知之。诸众欢喜,为法师各立美号,大乘众号为摩诃那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者号为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

玄奘大师在曲女城开坛讲法十八天,在场的四方沙门、婆罗门外道等数千人,无一人敢同大师就佛理进行辩论。最终玄奘大师以深厚的学识、无碍的辩才为印度大众所深深敬佩,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也为祖国增添了荣誉。大师的讲经、辩论过程,就是与古印度各派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过程,其间必然有文化的、思想的碰撞以及相互的借鉴与融汇,这也正是成就一代大师的必经过程。

而在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中应注意哪些原则呢?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讲话,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

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科技、文化的相互交流,要做到与各国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并增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而在佛教文化的交流方面,主要是以佛教为纽带促进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的文化理解。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道德品性的“容”以及“亲、诚、惠”,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保障。而这种传统美德与佛法的慈悲精神非常契合、或曰佛教的慈悲精神是造就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因素。我们当今学习玄奘大师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胸襟博大的文化互鉴风范,能够为我们提供借鉴及启发意义。

四、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玄奘大师西行求法,放弃了一切物质生活享受和对名利的追求,只是为弘法大业而精进不息。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有一段载有玄奘大师对待物品的态度和做法:

法师蒙二帝珍敬,儭施绵帛绫彩万余匹,上纳袈裟时服等数百年事,法师得之,皆为国造塔。书俱胝绢像一千揁,贤劫千佛一千揁,弥勒佛一千揁,像十俱胝;洗浴众僧,给施贫人,一无贮蓄,随得随散。

可见,玄奘大师早已达超越物质享受的境界,大师行慈善也是“给施贫人”、“随得随散”,而自己“一无贮蓄”,这正是《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境界。可见,玄奘大师已经以般若智慧“看破”世间财富、物品的本质,而能将其“放下”,且能以财富、物品而方便做善,这都展现了大师悲智双运的修行境界。

大师具有淡泊名利的品格,对我们当今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及佛教交流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经济交流是在我国已经取得物质文明建设巨大成就基础上进行的,其中会涉及为数众多的管理者参与项目、资金、人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要想管理好、实施好每一个工程、项目,管理者乃至各类参与人员必须做到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要杜绝“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除了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制约力量之外,还要从提高人个修养和精神境界方面着手,即向那些淡泊名利、为政清廉的榜样看齐。在这方面,玄奘大师无疑是我们提高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楷模。

当然,佛教国际交流方面涉及经济利益要比纯粹的经济交流要少得多、或者经济因素可以忽略,但是,一支品格高尚、志向高远的国际佛教文化交流队伍,体现着中国佛教的良好风貌,是实现佛教国际交流的重要人员保障。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