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心道法师:同愿同行 交流互鉴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2-22 10:27:40

原标题: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致词稿

作者:台湾灵鹫山佛教教团开山和尚暨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 释心道

一、「同愿同行、交流互鉴」是佛教精神的体现

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记忆,让我们体认到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多元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而「同愿同行,交流互鉴」揭橥了人们对和谐圆满、交流共荣的生命境界的期待。本次论坛主题从这一整全的思维面向出发,除了让大众了解佛法的宽广慈爱与多元兼容,也让我们体认到为人类创造美好和谐的生活,是中华文华长期以来深切关怀的方向。这是中华文化仁民爱物、厚德利生内涵的体现,也是当代人生佛教意义的落实,更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及华严「珠玉之网」精神的展现。

二、佛法是强调自利利他、多元和谐的教化体系

佛法的特色是兼容并蓄、圆融无碍,这使得它可以与各种不同思想文化汇流共生,求同存异。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与儒道思想交流互通,蕴化成为中华文化最精萃的核心底蕴;另一方面它自身也不断的发展深化,佛教各宗派间相互取舍、发微增益充盈了佛法的整体内涵。而在不断适应发展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佛教则通过信仰来展现出其厚植善念、安定人心、长养慈爱、和谐共融的教化体系:她以善心和善行的培养发轫,让大众能敦品修身、自持不怠,行止有度;以禅修和定力的教导学习,让大众能反闻自心、安详宁静的面对外在的一切名利驰聘,回归心的本来;以菩提心愿力的长养,连结各方善缘来实践弘化救济十方诸苦的悲悯情怀;最后教导大众体认到生命间都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尊重多元、包容差异、博爱大众,并且相互交流、合作,使得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地球平安。

三、以四期教育和宗教对话来落实交流合作

正因为佛法具有这样的教化和实践意涵,因此,我融摄佛法妙义和自身的实修体验,发展出三乘共学、会教通宗、解行并重的「四期教育」修学体系:通过「阿含期」的起信律己、「般若期」的心开发慧、「法华期」的愿力长养、「华严期」的多元圆满等四个不同阶段的修习淬鍊,让行者能逐步深化、次第有成的证入佛法实相,契入佛陀本怀,并体悟到人如何在生命共同体中贡献自我和彼此交流合作,以展现更大的力量来成就全人类的福祉,千禧年我成立「世界宗教博物馆」作为国际间宗教对话、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之后成立非营利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来结合各宗教力量进行国际关怀与急难救助。至诚祈望,通过四期教育培养出具有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智德人才,从自身的修行和愿力、连结各方良善力量,消弭、平息当代的种种困蹇灾厄,化纷扰为清凉,转祸劫为太平。

四、「同愿同行、交流互鉴」就是「愿成佛度众生」的践行

「愿成佛度众生」是每个佛教徒心中的宏誓深愿,大家一起走在成佛的道上,是「同愿同行」;而效法华严五十三参精神来自度度人,是「交流互鉴」,这揭橥了佛法的全部意涵,也说明了佛教在当代的责任和使命。在此,我祈愿:

愿众生得离苦

愿世间常安乐

愿法音恒流转

愿有情皆成佛

阿弥陀佛!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