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孙明利: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宝鸟图像分析

来源: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2-24 10:37:31

文章信息

作者:孙明利收录于:《普陀学刊》第十辑,第133—168页。

原标题: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之宝鸟图像分析

内容简介

西方净土经变图作为传播净土信仰的一种艺术手段,是唐代佛教美术的主流题材,以令人震撼的视觉图像形式反映了当时弥陀净土信仰流行的盛况。而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佛教重镇,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净土经变图案。本文作者即以唐、五代时期四川地区净土经变中的宝鸟图像作为考察中心,对于宝鸟图像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论述。

作者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于西方净土系经典中的关于宝鸟的记述进行了梳理,指出有关宝鸟的记载仅见于《阿弥陀经》及《观无量寿佛经》两类经典,其中尤以《弥陀》类经典所述宝鸟内容最为详细,而在唐代,宝鸟的种类最为多样,主要包括水鸟及飞鸟两大类。

其次,对于唐、五代时期四川地区宝鸟图像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指出宝鸟图像大体呈现出由北往南继而由西往东的发展趋势;而宝鸟图像的显著特征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宝鸟在中轴线上受到着重表现,且左右两边的宝鸟也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二、宝鸟与自然环境或往生场景组合出现,且与往生场景组合表现最为突出。

最后,对于唐、五代时期四川地区西方净土经变中宝鸟图像所彰显的意涵进行了阐释,指出其意涵包含两方面:一、反映了宝鸟为弥陀宣扬佛法、劝导信众虔心念诵三宝的意涵;二、反映了宝鸟在整个西方净土往生场景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信众渴望往生弥陀净土、听经闻法、祛除罪障的愿望。作者认为,唐、五代时期,西方净土经变图之所以在四川如此流行,主要有三点原因:一、说明当时社会西方净土信仰非常盛行;二、信众希望通过开凿西方净土经变图,积累现世功德,消除罪障,以使往生极乐世界之路可以更为通畅;三、通过开凿西方经变图,彰显功德主,尤其是地方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及权力。  

文图 | 现了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