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明生法师:净心与净土的慈善理念与实践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3-31 10:16:45

摘要:在《维摩诘经》和《六祖坛经》等重要的佛教典籍当中,都倡导“心净则国土净”,由于凡夫的心性非常动荡不安,所以才出现了八苦聚集的娑婆世间。佛教作为以解脱为中心的出世间宗教,是非常关注人的内心的,而慈善一方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人,也可以在众生心中种一颗善种子,使得这种互帮互助的善法流传世间,从而创造一个共同修学善法的清静国土。

关键词:慈悲净土净心慈善

作者:明生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慈善专委会主任

“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这些论述所阐明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整个佛教伦理道德的根本精神。为了使人们修善止恶,劝善警恶,佛经将对己对他都有利的规定为善,不利己而利他为善:对己对他都不利为恶,利己而不利他为大恶。中国的儒家有句名言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古到今曾教育和影响了不少人。而佛教则强调对于有利他人的事,即使不利于自己也要去做。而从人类根本利益出发,爱护众生,保护好环境,庄严国土,是当今最大的善举。我们应唯善是从,尽力去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众生幸福快乐的好事。

一、佛教的慈悲观

佛教的缘起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共同体。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在六道中轮回,承受着同样的痛苦,我们只有“等一物我”,众生平等,视一切有情如父母眷属般之亲缘而行慈悲利济,才能共同走上一条彻底解脱的道路。可见,佛教慈悲观彻底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否认人是宇宙万物之主宰,强调一切有情的平等性,主张爱护众生,尊重生命。这使我们更加感到佛教慈悲观在教育人们,深切关怀生命,将仁慈之心广施于一切有情,保护环境,维护地球家园中的重要价值与积极作用。我们应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同体大悲,并积极主动地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生命,以模范行动去影响带动人们。为此,我们在现实的人生中,应积极主动地践行佛教的慈悲观,乐他人之所乐而与其乐,苦他人之所苦而去其苦,慈悲仁爱,平等对待一切。若能人人都能落实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行为,则建设和美欢乐的人间就指日可待了。

二、佛教的净土观

净土,是指清净国土、庄严佛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聚的庄严处所,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在因地发广大本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因为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因此也就有十方无量的净土。

净土思想的最初萌芽可追溯到印度原始佛教时期,成熟于印度大乘佛教时期。佛在各种大乘经典中曾经宣说过各种佛国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即弥勒佛的弥勒(人间)净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净土(世界);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华严经》中的华藏净土(世界);《维摩诘经·佛国品》中的唯心净土(心净则国土净)等等,可以说,一佛有一净土。

尤其是《维摩诘经》的观点,促成了中国佛教众生皆可成佛的认知,更加坚定了我们净土在当下一念的观点。也就是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众生通过修行将当下凡夫染污之心修成佛性、清净之心,并落实于行动,自利利他,就能汇集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本有功德力与修行的愿力,而成就清净佛土。

三、佛教的净心与净土相应

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力量。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只要人类的贪、嗔、痴还存在,就不会停止争夺、争抢与不公,那么必然就有人享受着超过自身应有的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则痛苦地生活在死亡的边缘。

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克服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心灵的净化就是回归的净土的首要前提。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呢?首先我们自身要有这样的需求,从内心行起深切的众生平等的意识,并且我们必须在内心升起慈悲、感恩之心。

六祖大师在《坛经》中开示我们,一念心清净,当下就可以见西方极乐世界。《维摩诘经》告诉我们:“心净则国土净。”许多的大乘经典都告诉我们,净土非从外得。离开了自心,求净土、求天堂,都是心外求法,没有是处。

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就是要把正知正信的佛教智慧落实在大众的生活之中,从当下做起,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坠落成为“只为死人和鬼”服务的;已和封建迷信、民俗传说混为一谈的变异佛教还原成开启众生智慧,使众生因之行之而受益,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光明走向大光明,境界不断提升以至最终成佛的无上法门。学佛的目的,是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希望。因此将心安静下来、沉寂下来,才可以引导众生修学佛法,才能引发大众修正身心行为,而实现人人清净心的无污染的净土。

四、佛教的慈善观

慈善之举能给人以快乐,悲悯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要以利益众生的真诚心去做好慈善事业,以“人溺己溺”的感同身受解除他人的苦难。在佛法看来,生命原本就是共同体,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异。伤害众生,破坏环境,就是损坏自己。

佛教戒律主张不杀生,其目的在于弘扬慈悲,但是理论依据却在于把生命看成一个整体,更是以心净落实于慈善的一种修行。它要求每个人学会自律和反省,没有任何强制性,完全基于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也是对于构建“心净则国土净”最基本的要求。

大乘佛法教导佛弟子应践行菩萨道、报答四重恩,而报恩的对象广摄父母、师长、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知恩报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菩萨道所指向的六度四摄,要求我们在深入众生、利乐众生中净化自己,在祥和社会中展现自身的价值。我们要以佛法教义协助世间法律,以最彻底的感恩报恩之心来面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从而共同创造社会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佛教是一个注重现实,自利利他的伟大团体。从佛陀的原始佛教到近代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都是倡导佛教“慈悲济世”即慈善事业的开展。佛说法时常常说到布施的功德和重要性,并且专门说了《佛说布施经》和《佛说分别布施经》等,即是教导众生用慈悲之心行慈善之业。佛教从传入中国的初期开始,就在济贫赈灾、治病救人、戒残杀等方面做了许多服务于社会的慈善事业,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就有了“无尽藏”这种慈善性质的金融机构,专门用以救济贫穷。到隋唐时的三阶教,无尽藏的规模空前,后来无尽藏这种类似慈善基金会的形式在寺院里相续不断的存在着,在宋代为“长生库”,在元代为“解典库”(流传到日本叫“无尽会社”),乃至近代的佛教慈善组织,名称虽有不同,但性质却是一样的,即有系统地进行社会慈善事业,其中包括养老院、孤儿院、助残、救灾、济贫、为无业人员传授技艺以及难民收容等等。指导这些慈悲、慈善的行为思想主要来源于佛陀和祖师大德的教诲。

佛教的慈悲行为和慈善事业,是不同于其他慈善组织的行为意义。慈悲、公益,在佛教中,是其核心精神——慈悲、智慧的两大羽翼之一。大慈大悲;大慈天下乐、大悲天下苦;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慈悲喜舍;慈悲济世;人溺己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法利生;乃至直接把“布施”列为“六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也是相同下的服务,不同贡献的所在。佛教向来是以智为上,倡导智信。慈善事业可以划归到佛教六度的“布施度”,六度的关系是“五度为盲,般若(智慧)为目”因有般若,布施方称波罗蜜。通过佛化的教育,来启迪人心,净化人心,从而达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智慧和谐,解脱烦恼的目的。再者,佛教慈善事业即是布施利生的具体行为,是一切菩萨圆成佛道的修行过程。无论小乘佛教还是大乘都是以布施利生为修行的前提条件,布施不但可以对治我们的悭贪,更是引发我们菩提心的缘起善巧,而布施即是对苦难的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及身心予以关怀和帮助,从而引发行人内心的慈悲心和菩提心,亦能止息烦恼,增长善根,成就解脱。《普贤菩萨行愿品》云:“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因此佛教以利益众生为根本,修行从利益众生为开始。

而利益众生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了清静自己原本充满贪嗔痴的心,而一颗清静的心,更是构建了一个清静的世间。

五、以慈善化导人间

净心与净土构成的慈善理念与实践,不仅为当代佛教界如何认识慈善的必要和重要性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佛教发挥社会功能,体现佛教价值方面也拓展了思路,为广东佛教在树立形象、落实大乘佛教慈悲精神和道风建设乃至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树立形象方面,八十年代是当代佛教复兴的开端,佛教形象虽然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但以影视剧的戏说为主,致使佛教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所肩负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受到忽视与淹没。所以自八十年代开始,佛广东佛教界以修路、造桥,照顾五保户、困难户等慈善内容为主。九十年代便大力开展希望工程、赈灾济困、扶贫助残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投入,并主动参与大型和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把慈善救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老龄化异日严重,政府养老负担急需民间和社会组织同谋共赴。我会依托广东省佛教慈善基金会先后成立了“广东善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洪桥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运营三年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并且在进一步商谈“东山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方案。起初,佛教界做社区服务的阻力和困难还很大,各方面都持不同程度的观望态度。但最后坚持下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感召有关部门主动邀请扩大规模的结果相比,我们是正确的。在全国佛教界也是先行先试,对进一步探索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如此,佛教是关心社会,关怀民生的正面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和认可。

在落实大乘佛教精神方面,广东佛教界在开展物质慈善的同时,还将精神慈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如举办“菩提树下对话”与企业家、政协委员、大学老师探讨“幸福人生”“企业道德”“心灵环保”“人文关怀”等内容,将佛教的处世智慧,善巧地做出时代的阐释。出版佛教生活化的普通读物、开办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举办佛教音乐会,为净化社会、增强道德勇气贡献佛教一份力量,这也是佛教净心慈善的具体措施。

在道风建设和弘法方面的意义,净心是作为慈善主体的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佛教界自身是清净的,是正面的,才能感染人,感动人,带去真正的利乐。正是因为佛教为着慈善事业的开展,不断地规范自身,完善自身,将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地传播到社会去,佛教的普世伦理得到了展现,乃至不同程度的认同,这无疑就是在弘法。通过弘扬佛教净心与净土的慈善理念与实践,为民族团结、文化交流起到不可代替的团结和推动作用。而“人间佛教”的缔造、佛法在世间的伟大成就就在慈善的感召下得以完美展现。

结语

净心是佛教慈善理论的基石,净土则是佛教慈善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净心的理论,告诉我们佛法的立场和目标是出世的,是清净的。净土的实践,则告诉我们佛法的价值和作用是当下的,是圆融的。在新世纪的起点,新时代的环境下,把握好净心与净土的关系,发挥好慈善的理论与实践功能,还要充分借鉴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如在第九届全国佛代会上,王作安局长就佛教的慈善工作指出的那样“要发挥佛教优势,探索开展心理疏导、社会矫治、临终关怀等活动,营造宽容、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要把扩大慈善规模与提升慈善水平结合起来,把佛教教理教义与现代慈善精神结合起来,培养现代公益慈善人才,培育新型公益慈善组织,创新公益慈善模式,不断探索有特色、高水平、专业化的佛教慈善事业。”

佛教慈善是慈善社会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人群获得社会关怀和支持的重要途径。佛教慈善,也只有融入社会慈善,走向社会化发展之路径,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佛教界要确立和完善佛教社会慈善理念,依法建立有效的运作与管理机制,保证社会公信力,树立慈善品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