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体证法师:传承与调适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2022-04-19 10:40:16

摘要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不变的真理,世间无有一法不被无常吞。佛教起源于印度同时也灭于印度。佛教从印度传开至全世界,能保留至今,全有赖于戒的传承、法的延续。戒能传承、法能延续全靠僧团的教育,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无论生在任何时间、空间,长在任何时代,生生世世都必须承担起,续佛慧命如来家业的使命。虽然世间有成住坏空,佛教也会生住异灭,但是捍卫佛法的延续,我们不能做末法的凶手。本文以佛教重心传承法脉,依时代现况,提出调适方案为探讨。

现今不论在讲经、说法、实修等方面,传承的遵守非常重要,出家人的传戒、安居、诵戒,做各种佛事、持守寺庙的清规,禅堂的规矩、早晚功课,还有念佛堂的规矩种种,如法的佛教事业,都有规矩,都有法则,这些都是诸佛菩萨乃至祖师大德,为了千秋万代的后代子孙,以智慧和慈悲制定下来的,能够遵照来实行,必然会在正确的轨道上,成就功德和事业;佛法的任何一种传承,都具有住持正法、延续佛陀教证的效应。

关键字:僧团的问题、传承、佛教改革

壹、前言

弘法营销的通路,是生活多元的型态变迁,导致原本单纯的生活也会变复杂,在拓展对佛法的新知内涵,锁定传布佛陀「慈悲喜舍」,领域中推广智慧能量的传递结耩,直接间接要不断的蜕变,过程是开创生命中,有限时间,挑战俨然为佛教于一世纪、一世纪………的弘法布教。

佛教存在的一天,必然也有毁灭之虑,正所谓法因缘生,法因缘灭,重点在于探讨,要如何薪火相传,让佛教在起落之间,永续扮演着弘演正法的管道,规划架法桥的永续考量,明确得知「生命概念、生活课题、生存意念」可否有鲜明独特凌厉攻势,「宁为法亡」的决心。

贰、传承的问题

一、道场坚固,斗争时期

所谓坚固之意

1、正法坚固:保留正法,解脱坚固。

2、禅定坚固:是禅定,真正的菩萨道传完之后,来个自修自了罗汉道,能守住自己。

3、多闻坚固:就是「多闻」,博学多识多闻,注重外面之教理,失却了内心的修持,不能笃

行。

4、塔寺坚固:修寺建塔,注重形象,佛理却失,靠形象吸引人。

5、斗争坚固:既注重外在之形象,自然忘却了内在真心之修持,争夺名利权势、争夺施主、

互相争斗。

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人人知道修行,皆能得到解脱。第二个五百年,人人都能修禅习定。第三个五百年,人人造塔修庙作功德。第四个五百年,人人研究经义,但不注重修行。第五个五百年,末法时代,只知斗争,不知修行。[参考书目:

《普贤菩萨劝发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跟佛法对立不兼容,而佛门里,则有提婆达多、六群比丘扰乱僧团,破和合僧,陷害释迦牟尼佛。

从历史上看,道场那裹没有斗争?道场里僧俗二众,也可说龙蛇混杂的地方,有爱好修行的人,也有处心积虑跟自已、他人过不去的人,是任何一个团体都不能避免。是佛门的不幸,是众生遭难、共业受苦的现象。

星云大师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应该做的,我就去做!为的只是让这个时代知道有佛教、有出家人。尤其,身为一个佛教徒,纵使没有力量贡献佛教,至少也应该护持佛教,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往事百语》,共六册,星云大师着,佛光山宗务委员会,1999年]

佛教流传不是地区性的发展,主要是融合大小乘、南北传的贯通,主旨是佛教地球村的发展,佛法薪火相传,续佛慧命的使命,调适脚步是迎合时代、文化背景,人不末慧灯是永续的。

二、寺庙衰落,僧人零散

目前僧人不靠乞食为生的修行习惯,寺庙的经济不再是靠农务,而是有严格制度规定。

(一)出坡对出家人是每日的功课,在出坡时,住持躬先领前,为人表率,全寺上下一起参加。

(二)寺院的一切开支和收入必须全部公开,收入的钱、供养的物资,用于为僧众们谋福利,

改善僧众的生活,有盈余添购土地田产,以备将来之需,或做文化慈善济世。寺庙制度中

除经济以外最有特别的便是,僧人出家受戒后,都在寺庙中接受食、住的生活薰习法度。

常住的僧人每月领单钱(零用钱),用在生活中的日用品,以『六和敬』共住公约。

六和敬为:

1.见和同解:佛法上、思想上、建立共识,有共同的认识,行事的标准,不可越离佛法轨道。

2.戒和同修:法制上、奉公守法、公平合理的生活,人人平等。

3.利和同均:经济上,均衡分配,享有的福利与照顾,能安稳舒适的生活。

4.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没有人我得失,是非利害,养成心胸的开阔、心意的和谐。

5.口和无诤:言语上、和谐无诤,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说话诚挚,语气委婉。

6.身和同住:行为上、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相处的和乐。

僧团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地方,僧团要以「六和敬」为僧人的重要思惟力行,清净和乐的社会根基,奉行佛法,和合共处;追求人际关系亲近完美的人,有礼貌、不争吵、冲突,现实生活上,人的内心与环境陷入主观意识,便有对立的处境,即使与人家相处,彼此都知道、了解对方,人是很敏感动物。

要放下,面对不完美的缺点,不适应中的比较、计较,不知不觉的在争在妒,为什么?期待自己生活的环境要随心满愿,所以不自觉的,难以自制的贪、瞋、痴、慢、疑,变得关系紧张,厌恶中失落了期望。释出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转为对自己与环境,他人过度要求,掌控欲、洁癖,不切实际的道德理想,脱离现实的信仰修正,心理障碍连带上中下座,全部是怨恨的对众,导至六和敬失去功能。

三坛大戒僧来集,忏悔堂当下的依教奉行、能持否,几乎在人相、我相考验下,需要辅导、需要协调。僧人如果没有体会与觉悟,是难以待在僧团中生活、修行,肯定是无法和众共处,难以健全的安顿身心,只会在群体中适应不良。这样的僧人,很难和众,只能表现自我,独行一路,离远所谓的常住,之所以如此,戒坛场戒子不虚,寺庙僧人零散,僧人去了那儿?茅棚住、高楼居、诵经、拜忏去?唉!……..加上现代少子化,孩子成了传宗接代的洗礼,寺庙僧人不凋零才怪。

三、法脉延续,传承有碍

白圣长老对僧伽革新问题有感:佛教盛衰,我僧有很大的责任。若然佛法衰落,后继无人,事非小可!现在佛法之所以不能兴盛,与不能遵守佛制也有关联。[《学佛文集~僧伽谈卷伍:对僧伽革新问题有感》,畅怀法师]

源慧法师云:「太虚大师深识时弊,洞悉僧团之健全与否,实足以影响佛教整体的盛衰,是以独奋其无畏精神,终身致力于僧教育外,更竭力于僧伽制度的整理与提倡。可惜太虚大师虽尽其有生之年,亦不能实现其整理僧制的理想计划,此无他,完全是因为缺乏一个有系统组织的僧团推动,所以虽有僧制的整理计划,亦不能实施。」[《学佛文集~僧伽谈卷伍:对僧伽革新问题有感》,畅怀法师]源慧法师评价,言之有理。

但凡事起头难,由于我国僧伽的制度,从六朝起至今日,约有一千八百年的保守传统,一旦要将旧时习惯推翻,谈何容易。其实名声显赫的高僧大德,无一不是墨守成规,于数十万僧中,只有太虚大师奋勇而出,欲将僧伽制度革新,真是一人与万人作对,怎能敌得过呢?[《学佛文集~僧伽谈卷伍:对僧伽革新问题有感》,畅怀法师]

当时南北方有数万僧侣指责,太虚大师是政治和尚!魔王下世!幸亏佛教是以慈悲为怀,否则,不说一个太虚大师,就是十个太虚大师,也给人活埋了。

所以僧伽制度的改革,传统与现代佛教的接合非个人力量所能承担的。后继无人,为佛教严重的大问题!《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1.僧伽教育不足:发心出家以后因常住、师父及种种的因素无法得到完整的僧伽教育,导致

出家人连基本的正知见都出问题,出家人皈投邪门外道、白衣座下大有人在。例如:卢台长看重华人,「家家弥陀,户户观音」的信念,便假借观音之大悲咒,邪知邪见教导跟随者,连出家人也听信他的邪知邪说,这就是僧团不融合的悲哀结果。在小寺院出家无法得到完善的教育,加上师父本身害怕,将徒弟送到佛学院就读,深怕徒弟一去不回头,即使回头所学所闻的肯定会与常住思想、作法有冲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盲目的追寻,在碰触法非法、相似佛法,完全无择法能力,像无头苍蝇似的,人云亦云,影响了整个僧团。所谓:「僧人与众不同,可谓万目所视,万手所指,一僧失省,万僧受辱,一僧高德,万僧增光」由此看来,僧之担负,何等重要!』

2.法脉延续传承有碍:问题出在,僧因穷到只剩下戒,有戒则称比丘,无戒与俗人何异,清

净护法金汤,也比比皆是,吾在当初投身僧团,在自我根器及学习的差异性,基础上算初基者的我,无法会意僧团规划的职事,显得相当吃重。

所以僧团教育需要朝大方向去规划,时代的变迁,佛教意识与社会结合的重要性,众生业感的问题出现,往住失去自觉省醒的能力,必须有人耐心的提携安抚,否则茅篷经忏团队又有人加入其中。

3.瞻性的眼光去察觉僧团:面临哪些困难?对整个教团,具有前瞻策略的职事团队,思想上是否突破了承担,寺庙重大的责任,作为未来佛教,重要的支柱,整个学力提升。必须要朝着规划去培养真正的人才,同时也鼓舞未来的一群发好心出好家,过去的僧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有了六和敬(生活公约)遵守,僧才普及法脉延续传承自然通畅流芳,反之,身为佛子个个末法凶手。因为法不末,是众生令法末。

四、传统学院的利弊优缺

三十年前台湾所盛行的佛学院,它的主要特色是:生活与常住完全分开,无生活的负担,重心以课堂内的知识吸收为主,有多种课程在进行,以课表化、团体化,运作为主体,所发展出来的常住化佛学院,称之「传统佛学院」。

任何的制度,因缘的考量,不可能适合全部的人,因缘是必然的、是特殊的,所以也不可能只有优点式选择,考虑僧教育体制之前,从中获取经验与启示,是拉长补短,是其必要的。就传统佛学院做以下的优缺点分析

(一)传统佛学院之优点

1.学习专注:对于寺院出家人的生活与学习,传统佛学院的优点是珍贵的,不用负担生活资

源的筹措、不负责寺庙法务(有也是少之又少),无需从事信众的接待,生活

的空间受到保护,不受干扰,学生得无旁骛地学习增上。

2.学习进度:以制度化、标准化,有专门的老师授专门课程,并能在课程上、学习上,有制

度化的安排,标准化的效果,没有常住的事务,个人的因素,如有半途而废相

信真是业障深重。

3.学习时效:有了制度化、规格化的进度,得以确立,建立学习的次第,不至于造成学无次

第,修学的缺点。有次第性,就有时间性,适当的教法,自然达到学习的时效。

4.解门知识:系统建立把握次第性的知见认知、培养在扎实的增上,进行轨范考核,个人的

学习,可能有泛泛的缺点,出家多年却开不了口,学生在知见上的系统化,吸

收与表达优势是明显的。学院招生皆有年龄、学历、意愿考核与筛选,在思想、经历、背景上,比常住僧来得单纯,生活内容的单纯,负责上课外,人际互动与关系单纯多了,减少了学习上主观、客观之干扰。

(二)传统佛学院的缺点

1.生活教育不彰:学院是一种经过特意设计,受保护的生活方式,与现实中真实生活环境相隔阂的。长期缺乏现实生活的磨练,学生变成了温室花朵,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知如何安顿道心、落实修行,人际应对因为经验与历练不足,显得过度幼稚、古怪现象。毕业后,无法融入常住的生活,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如法,独居僧、浪迹僧的出现不足为奇了!

2.师生关系疏离:在学院是采任课制,学生则学分制,学生来自十方,教师也来自十方,不

是师徒关系,是互不认识的,讲师只负责把「知识」传授出去,修行、道心密切的提携与增上。那深入的程度,以佛门中的生活教育、道心教育,互动与调练的特质来说,佛学院的学僧,有很多老师、师父来上课,在人来人往之际,是处在「无师父」的状态,道心教育、生活教育,使得学院毕业生,是缺乏传统出家人,刻苦勇悍的修道特质。知见不对无法深入,课程的多元化,所需授教师,在教授师流动性大,教授师的思想、性情、僧格或学院门面的格局,无法仔细而严格的加以选择,不同的教授师所授课(意识形态、主观不一),是无法同体深入理解,而且知见之纷歧、也可能造成的见知冲突,可想而知是无法避免的,学生毕业了,能言善道,结果却样样通、样样松。

4.学院的生活:以上课为主,行门薰修,学生文字里打转,全是妄计分别,不知不觉,空腹

高心,自以为是,看似懂得很多「道理」,外表斯文有礼,却刚强难化、牢

骚满腹。佛法说得头头是道,内在却信仰不坚、道心堪虑,读了书和常住格

格不入,现实寺院生活了隔离,思想上又充满了法执,为人处事角度上,不

知受随缘不变,容易疏于人事的温婉、鍊达,种种人、事、物、处处可所学,

自己内心无法安顿,行门无法落实,结果人际不佳,与师父形同陌路。

5.真实的生活:为随缘、随机、随事而诱发、引导,从生活中学习,主动找寻问题和答案,

确切地给自己找到增上、解脱的路,学院中由师长所设定,学人需要的是「照

单全收」,日子久了养成自动自发,思想缺乏自然得之开创性或突破性凸显。

参、如何调适佛教传承

一、时代适合化:

百丈清规的现代启示:应发展之需要而设立,应时代之需要而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做到真正的契机契理,即契合佛教之理又契合社会时代之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否该调适呢?佛法至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传统的佛制戒律与丛林清规是寺院的基本准则,是寺院得以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相对论此时庙寺如何调适:

(一)种米卖菜:种米卖菜送爱心,深山垦荒,种有机蔬菜,自食其力,米菜分享贫户,挑菜义

卖,所得捐给弱势学童当助学金。烈日当空照,戴着大斗笠,天未亮就到菜园

摘菜,自家腌制的酱菜,没有污染,手边菜干有噗鼻太阳味与心头圣号不相而

合,谁人享受其中,清贫简约的耕种生活,不必托钵、办法会,专心向佛,可

付水电费外,也可以和信众分享健康蔬果,广结善缘,结余款更可用来供僧,

济贫助穷,一举多得,种菜、卖菜就是一种修行,从大自然中领略生命的

真实感,米菜感受到这股生命的成长,是感动的能量在扩张。所以我多活了三

十年……..。

(二)经营斋馆:

寺庙吃饭时「五观堂」即斋堂,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食物得来不易,需要很多条件共同因缘成就的,应有一份惜福和感

恩之心。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接受食物供养时,检讨自己的德行,是否具足戒定慧三学,借此警

醒精进修行,应保持一份惭愧之心。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饮食为众缘和合,须时时提防自己,不可贪恋食物的美味,应保持

一份离欲之心。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食物为健身疗病的药物,并非为满足口腹之欲,应有一份警觉之心。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食物为了成就道业,令色身继续修行,应保持一份精进之心。

在佛寺过堂吃饭,领执的人用心处理,照顾大众健康,接受供养的人应食存五观,随缘自在享用,不要挑剔,一切须在办道上相应。

三德:

1.清净德谓:供佛僧之食,常使清洁,无荤秽之气。

2.柔软德谓:供佛僧之食,常须柔软甘和而无麤涩之味。

3.如法德谓:供佛僧之食,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

六味:酸、苦、甘、辛(辣)、咸、淡。

「法界有情,普同供养」「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希望众生都欢喜心来用餐,本着分享的心,同享禅悦为食,晚上称药石,食物的功用是为了长养身体健康,可以少病痛的烦恼。而美食当前,贪念最容易生起,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心,远离过失,用餐是滋养身体,以成就道业。有益身体的饮食菜单和作法,提供给诸位的是经验,大众吃得健康、吃得欢喜、吃得圆满!

「六味常盈荐惟馨、调和百味供佛僧」能够吃得健康,又能「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创造工作机会,给失业人一个福音,给人们吃出健康,给寺庙多一份盈余可作公益,何乐不为?那做吧!

二、企管系统制又如何去发展创新呢?

(一)现代寺院不仅仅是修持、弘法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是拼拼旅游观光的胜地,由于寺院

功能的转型,来往人往多了,因缘际会,这何尝不是度众的机会,这时必要有在家工作人员,给寺院管理带来了新课题,寺院从原先封闭性,不得不内部管理走向,综合性社会管理性质。以居士协助推动寺院迈向观光胜地的转型,使僧团经济稳定,护持僧伽安住道场,担起宏法利生的使命。

(二)现代寺院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吸收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注重传统佛教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管理有结合之必要,现代化的管理,给寺院工作带来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略省了僧人的范畴落差,寺院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不得不的还是必需有全职义工(不领薪水)、半职义工(领一半薪水)的人员出现。

在加强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由于新旧观念,知识上的差异,老僧人在现代化管理的冲击下,时有碰撞,年轻僧人对新事物接受相对较快,对现代化管理容易接受,相对年老僧人稍有困难。因此,要正视在现代管理出现的问题时。必要时,寺庙管理既可以,保持传统管理方式,又能运用现代化一些管理成果。

三、佛教本土化

佛法在世间,立足世间求出世,传承真理适应民情,必须要透过本土化的宣扬。佛法从印度传至世界各国,前提在于佛教能适应及融合,当地的国情、风俗民情、文化、信仰......等元素,方有立足生根的条件。佛教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华人拥有慎终追远的美德,每逢清明节的到来,各寺院皆会举办超荐法会来唤起阳上子孙,对长辈们孝心与怀念。每逢过年过节举办活动,凝聚大众回寺庆祝,透过活动与庆典来宣传佛法的真实义。

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对治不同根器的众生。亦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渡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又如法传非州,非洲的佛像便要雕刻成非洲黑人的样貌,一来觉得亲切感、二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视同仁。在这万花筒的时代,弘法者必须扛起延续如来家业的使命。

「引渡迷津,宏开觉路;善行方便,普利群机」,为了弘扬佛法,使慧灯永续相传,弘法者不得不开出种种善巧方便的法门,来接引不同的众生,但在开方便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正智慧的引导,方能使佛法正知,见解统一的流布。

四、必要兴起的假日佛学院

传统佛学院因社会型态的改变,顺势时代需求假日佛学院应声出世。

(一)社会型态的改变

1.少子化:绝大部份家庭生产力降低,仅有一、二个孩子,而他们得负起传宗接代的重责,父母亲担心到佛学院读了书,孩子便出家去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压力,衍生的阻饶,有心者利用假日来亲近佛法。

2.伦理道德薄弱:现在的社会风气人伦道德式微、礼义廉耻观念越来越淡薄,以致个人行为放纵,不知觉中多造恶业,连带家庭,社会累积恶业。这就是一个人自心生恶,扰乱自己的家庭;人人心生恶念,则扰乱整个社会不得安宁,人心造就共业。[2015.7.31google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础p135]

3.经济压力大:物价日益上涨,为维持提高生活水平,将工作时间拉长,甚至兼差来补贴,想亲近佛法,仅能利用假日来薰习。

4.寺院的人手不足:寺院人手严重不足,根本不可能让寺里的人长期在外住宿求学。

5.佛学院偏重理论学习与寺院运作有断层:从学院毕业后,回到常住,常有人格格不入支情况;令师长不敢放手让弟子到佛学院读书。

6.电视、网络媒体传播普及:数位时代的来临,透过电视、youtube、facebook、乃至line弘法多元,虽不须出门随时随地能听经闻法,可是单向的学习,仅是一味的听,养成我们懒惰思考缺乏研究精神的弊端。

(二)适应时代培育传承

最适合现代人的佛学院(台湾台中假日佛学院为例):

1.在家居士可以利用六、日在职进修佛学院的专业课程,不影响工作。

2.出家法师可以利用六、日通勤进修佛学院的专业课程,不影响寺院运作。

3.师资授课经验丰富,修行德涵并备。并有解门与行门课程,兼顾戒定学三学之培养。

4.为政府登记立案之佛学院,采学分累计制,能自由选课就读,修学圆满颁发佛学院学位证书。

5.以『续佛慧命』为院训,提升宗教情操,落实佛教人格培养,觉化完人教育,培育传承。

6.学杂费全免,并提供膳宿及奖学金之申请。

肆、结语

对于佛教改制与法脉延续问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这是佛子应当做的,是佛教振兴的一个好象征。佛教盛衰,身为佛子都有很大的责任,若然佛法衰落,寺庙后继无人,问题非同小可。佛子再不彻底的去研究、探讨找出解决办法是不行的,其症结究竟在那里?

吾人以自身办学,为培育传承创办假日佛学院为例,并建议僧团,应该每月聚会一堂(开会),依佛制和寺庙共住公约,检讨现况之优点与缺点,做为详细记录。若有优点则应当,即使力争上游,如有缺点遗憾之处,则要全力以付,翻然改正,不得轻乎,否则后果是灭法…..。

其此举更与佛制,丛林、寺庙本该有的半月半月「诵」不谋而合,是在检讨是否有过患,同时提醒诸悪莫作的意思,若有违犯也是忏悔的时机。佛法之兴盛,僧人、行者们能不能遵守佛制,也有相当大关键。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