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观点 常识 故事 专题 视频

夷齐与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群体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07-06 11:26:55

文章信息

作者:孙国柱

收录于:《普陀学刊》第十二辑,第213—242页。

内容简介

伯夷、叔齐作为中国文化史遗民之鼻祖,对于后世之隐逸及“逃禅”现象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作者以伯夷、叔齐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二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精神意义及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群体中的价值重构方面的重要影响进行了论述。

作者的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于夷齐与“逃禅”现象中所蕴藏的天道精神进行了论述,指出夷齐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缘于“夷齐”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史上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及价值标杆,由此二人所带动的遗民及隐逸两大传统乃“逃禅”现象赖以展开的生态文化基础。其次,对于夷齐精神在“逃禅”群体中的价值重构进行了分析,其通过采薇子、陈佐才、徐枋及董说等案例的研究指出,夷齐作为遗民“逃禅”群体的精神坐标,不仅能够为“遗民”行为提供合法性说明,同时对遗民“逃禅”群体起到了树立一种高远的人格范式的作用。最后,对于明清之际关于夷齐的不同声音进行了辨析,作者以木陈道忞的从周之论作为个案进行了讨论,指出虽然明清之际关于夷齐的精神诠释出现了一些变形,但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夷齐作为遗民的楷模、隐士的典型,具有悠长的历史价值,其核心精神也依然得到了保留与弘扬。

作者简介

孙国柱,1986年生,江苏丰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各类权威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独立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