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在佛遗教三经中篇幅最短。全经也只不过是比我们熟悉的《心经》略长几十个字,然而在那么简短的一篇经文当中,佛陀却将利益一切众生之道一一地娓娓道来。佛陀说八大人觉是八项菩萨大人所觉悟之法。什么名谓菩萨?在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说:“一切众生相续中,凡具有菩提心者即名为菩萨。”那么又什么名为菩提心呢?在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中说:“一切众生凡相续中,具有求正等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两种心所的时候,与之相应的心王即名为菩提心。”所以菩萨大人所觉悟之法必定就是利益一切自他众生之道。
那佛陀是怎么为我们开示这条道路的呢?在《八大人觉经》的开始,在第一觉悟当中,佛陀以无常观而开启全篇经文。为什么?为什么无常观占居那么重要的位置?无常观到底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娑婆世界因释迦牟尼佛出世才得以聆听教法,然而世尊是以什么因缘出现在世间的呢?佛在《无常经》中说:“汝诸苾刍,若老病死,世间无者,诸佛世尊,不出于世。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说所证法及调伏事。”
正因为世间当中有无数的凡夫,我们依旧将轮回中一切有漏、无常之法当做恒常实有,我们视众苦而不见,将本该舍弃的种种当做我们人生所追逐的意义。所以佛陀出现在世间,他告诉芸芸众生:“否”。西园寺每个月的布萨当中,我总会听到一段出自《涅槃经》中的警策文,佛陀说:“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每每听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震动。《楞严经》里佛对波斯匿王说:“汝年少时,皮肤润泽,今则白发面皱。”波斯匿王听到后略带悲哀的回复佛陀说:“如是类推,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如是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名无常。”
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时间在掠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而我们无能为力。只不过区区的几十年间,时间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也只不过再有短短的时间之后,时间必将会把我们每个人送到死亡面前。不在今天,也必在某一天。
我们中有人学佛日久,有人出家有年。可是,时至今时今日,我们究竟拿得出什么来抵御无常的侵袭?我们究竟有多少把握能够直面死亡的降临?我们终有一天要分别,同整个世界分别,同所有人分别,乃至于同我们自已的这个身体分别。《普贤行愿品》说:“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无常,终究磨灭我们每一个人在世上全部所骄傲的、所憧憬的、所不舍的一切一切。李白说:“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我们像匆匆的过客一样来到世间,所谓一辈子就是我们演子,某个人演母;我们演徒,某个人演师。而终有一天,我们终将分别。
作家龙应台在她的文章《目送》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你和他(她)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头,看着他(她)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她)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佛在《无量寿经》中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目送别人离开,也终有一天别人会目送着我们离开。面对无常,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分别的那天说一句:“很高兴同你做了一世父子、一世母女、一世夫妻、一世师徒,我们有缘再见。”
《无常经》中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法,不被无常吞。”为什么?为什么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他可以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兴化,如四时木。”为什么?无常观究竟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观照到原来我们对于世界不过是个过客,原来我们认为无比重要的这一切终究没有意义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将心从对世间的五欲转向对解脱的渴望。我们才可能从内心深处信解三宝,我们才能够明白佛陀所说的:“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佛法如甘露,当行不死门。”是多么的珍贵。无常观就具有这样的力量。它将我们从愚痴蒙昧之中敲醒,它告诉我们:“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老病死苦常随逐,恒与众生作无利。”它将我们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修行人,而这不正是佛陀所给予我们每一个人无上的加持吗?所以佛陀说:“观无常者,佛所授记,观无常者,佛所加持。”所以佛陀说“一切诸想中,无常想为最。”如来一切圣教因无常而说苦,又因苦而说无我。所以无常观是一切如来圣教的基石,一切圣教也正因无常观而开启。所以,佛陀在《八大人觉经》的最开头以无常观来开启整篇经文。
在《八大人觉经》的中间,佛陀在六个觉知当中为我们开示了一个修行人当“少欲、知足、精进、多闻、布施、守道”。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少欲知足?我们为什么要精进多闻?我们为什么要布施守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而繁杂的年代,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爆炸胜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我们中有人精于摄影;有人精于香道;有人精于茶道;有人精于古琴,然而佛陀说:“否”。佛陀说:“汝诸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
今天的资讯发达到我们每个人只要有一台手机可以坐观天下事;只要有一台手机哪怕足不出寺都可以知道所有的消息。我们很轻易可以了解到某某明星的花边新闻,中东的政治局势,甚至很轻易地调侃远在地球另外一端的国家新上任总统的头发。对吗?然而佛陀说:“否”。佛陀说:“汝诸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常当自勉,勿至空死,后致有悔。”我们可是要晓得,我们不是为了要当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才来出家的哦。
息诸缘务,正闻熏习。在读唐代玄奘大师的传记时,有一个片段非常令人感动。大师只身西行求法,在独自横跨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漠的时候,经过五天四夜滴水未尽,大师卧倒在沙漠之中,在生死的边缘,大师留下了一段在我看来颇为悲怆的独白,大师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真是振聋发聩啊!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哪怕经过了千年的岁月,他依旧让我们动容。可是师父们,我们还记得我们跪在佛前剃染出家时的发心吗?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出家?明代莲池大师在存世的著作《竹窗随笔》中有一篇名为《出家》的短文,在我看来正好是对“守道清白”的最好诠释。大师说每个人刚出家的时候,虽然各人的志向有大有小,然而没有不具有一段清净发心的。然而时间久了,就在种种名利、因缘的熏染之下,渐渐经营起如同俗人一样的缘务来。可是要是照这样子的话这又同俗人有什么两样呢?大师说经上讲一人出家,魔王波旬尚且要为之恐惧啊!可要是照这个样子,恐怕魔王要真就庆祝了。大师说凡怀着一心好心出家的出家人,请你们一定要慎自地问问自已“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才是出家以后的出家呀!
佛陀在《遗教经》中说:“汝诸比丘,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这就是佛陀在《八大人觉经》的中间为我们所开示的修行之道。佛陀是在告诉我们自利若不成,云何复利他?
在《八大人觉经》中的结尾,佛陀在最后一个觉悟当中教导一切众生当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正如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中一再而再的赞叹一样“菩提心如点金剂。”《维摩诘经》说:“出生诸佛者,智度而为母,方便以为父。”智度当然指的是般若,而方便之中最为重要的正是菩提心啊!观苦、少欲、知足、精进、多闻、布施、守道,这些本是大小乘的共法,然而正是因为它们最后汇归到了菩提心上,这些终将成为我们上进趋菩提、下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佛陀正是用他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
《大智度论》有一偈颂:“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度脱一切诸众生,名闻普遍满十方,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伤感!”
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佛陀卧倒在拘尸那迦城外的桫椤双树下,在众弟子的环绕中,在天人徐徐降下的花雨里,佛陀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其实从那一刻起,佛陀就已经不在世间了。可是当他的智慧辗转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传到我们面前时,它依旧像灯塔一样照耀后人,指引前路。只要世上依旧有人在践行佛陀所开示的道路,哪怕他早已不在这个世间了,他依旧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