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本指佛陀的种姓、觉性、体性,后来发展成为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性或成佛的内在根据。根据有关研究,梵文主要有三个:一为Buddha—dhatu,有佛界之意;二为Buddha—gotra,有佛种姓之义;三为Buddha—garbha,有佛藏(如来藏)之义。佛性一词在中文佛典中也是称谓不一,叫法繁多,如法性、真如、实际、如来藏等,不同的称谓侧重点不同,含义也各异殊别。
佛性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一般来说,小乘佛教认为,成佛者仅限于释迦牟尼一人,其他人不具佛性,也不能做佛,如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又称《华严五教章》)中说:“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余一切人皆不说有。”在小乘佛教后期出现了佛性思想的萌芽,特别是对心性问题的探讨促进了佛性观念的产生。早期佛教主要通过“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理论来解说众生沉沦于生死轮回中的原因,认为人生无常和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无明与惑业对人本净心性的浸染。基于“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净心解脱”的学说,佛教主张通过修行,使人的烦恼心转变为清净心,从而消除人生的烦恼,解脱轮回的痛苦。人修道的过程也就是清净心性显扬的过程。“心性本净”反过来说即“性净之心”。众生都具有这个“性净之心”也就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叫做“佛性”。可见,佛性论的产生与佛教的解脱理想相关,并与佛教对人心的净染,亦即善恶、迷悟等状况的认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佛教所说的污染心和清净心,一般都还不具有精神实体的意义;心只是被“假说”为解脱论上的主体,而不具有绝对永恒的意味。但佛教的解脱论却非常需要一个精神实体,无我说与业报轮回的解脱论之间的内在矛盾,使人心向佛性的过渡成为必要。
佛性论是大乘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中后期学说的重要内容。大乘佛教对佛的看法与小乘佛教有很大的区别。大乘佛教认为,佛有许多,不仅释迦牟尼能够成佛,修行者,甚至人人都能成佛。大乘佛教兴起初期,般若学主要是以性空来解释一切法,主张“佛性佛性空”、“涅槃涅槃空”,并不从正面肯定任何精神实体的存在,而是通过破邪显正来揭示万法的虚幻性,显示宇宙实相和佛法的不可思议,从而淡化无我与轮回解脱之间的矛盾。但继之而起的不少大乘经论都直接展开了对佛性问题的论述,如《胜鬘经》、《大般涅槃经》、《佛性论》、《入楞伽经》等。
《胜鬘经》中的佛性思想主要表现在该论重点论述的“如来藏”问题。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藏”是胎藏的意思;如来藏,意谓如来在胎藏中。它是佛性的别名,但更突出了“如来即在众生身内”,是一切众生的成佛之因。它虽然在众生之中,与烦恼杂处,但它的体性却是清净的,因而也称“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胜鬘经》将如来藏视为众生存在的基础,也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为大乘佛教人人都可成佛的宗教信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大般涅槃经》是系统探讨并发挥涅槃佛性论的重要佛典之一。它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常、乐、我、净的佛性四德,强调佛性是一切众生的成佛之因,从而转向了对解脱成佛主体的肯定。佛的涅槃只是肉体坏灭以示万法无常,佛的法身则是永恒不灭的。佛的法身之所以能够常住不灭,《涅槃经》认为这是由于明见了常恒不变的佛性之缘故。《大般涅槃经》强调“佛性常恒无有变易”,并认为佛性具有常乐我净四德,众生只要明见佛性,便得常乐我净,也就得到了解脱。常乐我净的佛性,不仅是佛之体性,也是众生成佛的内在可能性和宇宙万法的本质,因此,佛性、法性、真如、实际都成了佛性的异名。当常乐我净的佛性与法性、真如合而为一时,大乘佛教也就逐渐完成了永恒不灭的绝对精神实体的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