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688-763)俗姓淳于,於唐垂拱四年(688)出生于广陵江阳县(今扬州市广陵区)。十四岁跟随其父亲於扬州大云寺依智满禅师剃度出家。十八岁时依道岸律师(654—717)受菩萨戒,学习律典;二十一岁时在西京实际寺依荆州南泉寺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受戒后跟随弘景等名师,研习三藏律典,不久后回到淮南教授戒律,在淮南独化一方。
从鉴真和尚的修学历程来看,根据先行的研究成果其师承都是与天台宗有着法源关系。
首先扬州大云寺与其剃度师智满禅师。智满禅师现在无从考证,但是根据《法务赠大僧正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以下略称《东征传》)扬州大云寺后改称为“龙兴寺”。又根据郭天祥的研究认为龙兴寺里建有法华院普贤堂,还住有当时律学名世天台学人法慎,并且法慎的高足灵祐后来又依止鉴真,成了他的徒弟。其次,菩萨戒师道岸律师。依《宋高僧传》卷十四,道岸律师是文纲律师的高足。道岸律师则是道成与道宣律师的法嗣。依据荒槙氏的研究认为荆州南泉寺弘景与恒景不是同一个人。荆州南泉寺的弘景是道素的门人,道素是章安灌顶的弟子。并不是像其他学者所说的荆州南泉寺解释成荆州玉泉寺,把弘景做为恒景,是文纲律师的徒弟,而文纲是道宣律师的弟子。因此,鉴真从法系上说是具有律和天台两宗的法嗣。
2、鉴真在日本初传天台教法
唐天宝元年(742),鉴真和尚受日本留学僧荣叡、普照之祈请前往日本传授戒律。於唐天宝十二年(753)十月十九日抵达日本九州鹿儿岛。鉴真和尚在十年之内六次东渡,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又双目失明的情况之下,仍然不畏艰险为法忘躯东渡日本传佛戒法。
依据《东征传》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时带到日本的教典中除了律典外,大多数是天台典籍。《天台止观法门》(《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四教义》、《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行法华忏法》(《法华三昧忏仪》)、《小止观》、《六妙门》。如此看是初传的天台法华三大部,三种止观(圆顿、渐次、不定)和小止观,以及南岳慧思大师的行法华忏法。这是当时在中国大体上收齐的天台教典,可以看出鉴真和尚是以法华经为修学中心所收齐的天台教典。
鉴真和尚及其弟子法进们除了传授戒律,并且宣讲天台教法。葛继勇氏列举了《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唐招提寺缘起略集》、《本朝高僧传》卷五十七《和州招提寺沙门法进传》、《律苑僧宝传》卷十《南都戒坛院法进律师传》、《招提千岁传记》卷中之一《明律篇•戒坛院法进大僧都传》等文献证明鉴真和尚及其弟子们除了传授戒律之外,还在宣讲天台教法。
三、天台教法在日本传播
鉴真和尚初带去天台教典,与其弟子们并在日本弘传天台教法;最澄大师因此受教,并且前来天台山求法。於天台山依道邃、行满座主秉承天台教法,回国后在京都比叡山建立大乘僧团,创立了日本天台宗,从此日本佛教开启了新的篇章。日本的日莲宗、净土宗、净土真宗、临济宗、曹洞宗等开宗之祖皆是在比叡山出家,学天台教法后下山开教立宗。因此比叡山在日本有“佛教母山”之称,影响至今。
1、最澄天台山求法
最澄大师十二岁依行表和上剃度出家,行表则是比鉴真和尚早十二年就东渡日本的道叡和尚的高足。最澄二十岁时到奈良东大寺受比丘戒,依此因缘接触到鉴真和尚带去天台教典,以及抄写了天台典籍藏於比叡山。最澄大师感叹天台教典文字脱落不全,上表天皇前往天台山迎请和学习天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