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他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此时此刻,再来品读袁老曾说过的话,虽朴实无华,却满是人生真谛。
一日三餐
米香弥漫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你们年轻人不懂
肚子饿起来真的难受”
作为新中国年轻的一代,也许大多数的我们,都不曾像袁隆平院士一样,经历饥饿与苦难。但是,从小我们都被父母与师长教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今,出家修道,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更应该感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也许我们不曾体验肉体的饥饿与苦难,但对苦的觉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第一课。更深刻地理解苦难,目的不是让我们埋怨生活的灰暗而萎靡不振,正是因为要解决种种苦的问题,我们必须反思、沉淀、革新、奋进,不被红尘中岁月静好的短暂幻想迷了双眼,生命必然要以不断向上的力量以冲破无常的桎梏。
“人就像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收获甜美的果实,而背后总有一群如袁隆平院士一样默默付出的人,在不停地播种。
是选择做一粒朴实无华的种子,默默成长,等待秋日收获的喜悦,还是仅仅从他人处品尝果实的滋味?
让自己成为那一粒希望的种子吧!只管播种而不计收获的人生,是最美的人生,也是最轻松、最愉悦的人生。
只要种子在,条件成熟必然会有收获。与其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空想丰收上,不如拿起手中的“锄头”,尽情挥洒汗水,每一个悄然种下的善念,都意味着即将成就护佑更多生命的硕满果实。
“我毕生的追求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平凡的我们,也许不能像袁隆平院士一样,为国家乃至世界作出卓越的贡献。
而指引我们生命前行的动力,又源自哪里?
当我们仅仅考虑自己时,动力往往有限,但真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时,我们的心始终是活泼的、阳光的、坚韧的。当人生所有目标都围绕着解决众生之苦、成就众生之乐来制定时,该是多么幸福而有意义!
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要奉献,不遗余力地、无怨无悔地去奉献。当抵达生命的终点再回望来路,会发现:原来对他人的付出,最终成就的是自己,内心油然而生的平静、喜悦与充实,足以抵挡岁月的风霜、超脱死亡的恐惧。
“与大地贴得更近
看天空才会更远”
我们时常仰望天空,希望离它更近一点,却往往忽略了脚下的大地。身而为人,我们都希望此生不空过——能够在这个世界留下耀眼的光芒。
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说,“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当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后,又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落实?
珍惜
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份真诚,珍惜每一个当下。
付出
点滴汇聚,涓流成河,平凡的日子里,对身边人的一个善举,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对失落者的一句宽慰,一份份温暖的累积,将成为点亮世界的朝阳。
忍耐
忍耐忘我奉献时艰难困苦的每一个环境,忍耐坚守信念却不被他人认同理解的每一次无奈,忍耐为梦想前行中的每一份孤独,忍耐功成名就后的每一声赞叹而不被骄慢侵蚀,始终怀抱初心。
与袁老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的远大理想相比
也许我们眼前的点滴愿景
看似微不足道
但实干笃行
可以让我们的每一个梦想
最终都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