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杜钢:浅论印光大师之教育目的观

印光大师将“成人”作为其教育目的的初始层次,明确主张成人教育应当在人之少年童蒙时就及时进行,以为其将来成就完满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讲道:“人与天地,并称三才,非徒然也,必有参赞化育之功,方可不愧。否则,行肉走尸,毕生污秽天地,何可云三才乎。能体此意,以教童蒙,必能尽心竭力,因材施教。先以道德为本,次及文艺之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常时讲谈,令彼知为人之道。居心动念,作事吐语,俾各淳善,便可为入圣之基。”[7]基于此种观点,印光大师对自己一些年纪较小的弟子,往往是教导他们先要学做人,以打好将来成才的根基,以免本末倒置,一无所成。其言语朴实无华,如诉家常,但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例如,他在回复其少年弟子周法利的一封书信中便谈道:“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悌、学忠厚诚实。当此年轻,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8]在回复另一位少年弟子罗世芳的书信中,印光大师也强调道:“人之成德立业,端在少年能立志与否。……欲学佛法,先须尽己职分。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学佛法,亦难得大益,以心地未能良善故也。果能如上所说,是名善人。如地基坚固,万丈高楼,任意建筑,决无倾颓。”[9]此外,还有一个事例可以生动地体现出印光大师注重对少年在童蒙时进行成人教育的教育价值目的取向。在印光大师所居住的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曾请过一位姓陈的教习,教授寺僧知识,陈教习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印光大师唤其作陈生,他时常向印光大师请教问题,印光大师对陈生也比较喜欢,时常开导他。有一次,印光大师还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劝勉他好好做人,发愤求学,立志成为“顶天履地,举世无双之士。”印光大师在信中这样写道:“子相貌出众,聪明过人,若肯发愤为学,将来必定大有成就,不可度量。恐以好游,虚度时光。致令拂云干霄之材,反等拱把寻尺之料矣。昨所说诗,恐子未能记忆,今录以示子。庶可助其发愤为学之心,以作顶天履地,举世无双之士矣。诗曰:年少青春似过驹,窗前事业竟何如?欲为天下无双士,须读人间万卷书。雨露难滋枯根草,风雷但化有鳞鱼。相如不愤题桥志,焉得高乘驷马车。又曰:三尺龙泉万卷书,老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古人此二诗,其劝励英才之心,可谓亲切恳到至极无加矣。祈熟读而深思之,则幸甚幸甚。”[10]

由以上印光大师劝勉教导周法利、罗世芳与陈生等少年弟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光大师的教育目的观中透显着浓厚的儒家修身、成人、入世、立功式教育的色彩,这也与传统佛教教育中所存在的某些消极避世、逃避现实式的教育价值目的取向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也显示出印光大师对传统佛教教育中的某些痼疾与弊端进行革正与改造的坚定决心。

印光大师眼中所理解的佛教,并非神秘玄虚、高不可攀的特殊事物。相反,他认为佛法其实正蕴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是与世俗生活圆融无碍的,一个人倘若可以竭尽人道,那么也就自然可以体证到佛法的真谛,因此,成人乃是成佛的必要前提和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反之,即使终日奉佛,却于人伦之道丝毫不予奉行,那么也将会在佛法的修证上一无所成,那样做已然是偏离了佛陀所主张的修学佛法的“般若正道”,乃是一种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的愚痴行为。基于此,印光大师强调:“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佑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则万丈高楼,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坏。若或地基不坚,必至未成而坏。”[11]又言:“欲学佛,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可。不能为世间贤人善人,何能得佛法真实利益乎。”[12]因而,印光大师反复告诫其弟子们,欲求佛法真实效益,首先应从做人的本分中开始,要在最平常的世俗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德行,修正身心,逐渐破除自己身心中所存在的各种缺点和毛病,渐次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必定会在佛法的修学上有所悟证,稳步提高,直至最后成就佛道。印光大师为此讲道:“为佛弟子,凡所作为,必须超过世俗所行,方能自己得真实益,令他相观而善。若口说修行,心怀不善。于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世人上,未能尽其本分。如是之人,名为假善人。因地既伪,实益何得。圣贤之学,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始。况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乎。”[13]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