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寺全称雪窦山资圣禅寺,占地780亩,山列五大名山之一,寺为禅宗十刹之五,为历代高僧传灯弘法之地。
据寺志记载,西晋元康元年(291)有尼结庐,名“瀑布院”(雪窦寺前身),是为梵刹开创之始;唐会昌元年(841)迁址至今,景福元年(892)常通禅师住持,建精舍讲经布道,成十方禅院,千年不改宗风。
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赐名“资圣”,景祐四年(1037)仁宗因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感应而梦游雪窦,淳佑五年(1245)理宗御书“应梦名山”赐寺。此间,重显禅师住山三十一年,著《雪窦开堂录》等,其中《雪窦颂古百则》盛名远播,影响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日僧荣西来华,拜临济十四世雪窦从瑾禅师法子虚庵怀敞为师,回国创日本临济宗。曹洞十一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如净,再传日僧道元,回国后创永平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始祖,均尊雪窦为祖庭。
元至元十七年(1280)石门禅师住持雪窦,二十五年(1288)毁于火灾,经三年而修复;明洪武十五年(1382),册封为“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清顺治八年(1651)石奇禅师率众重建梵刹,至道光慧智禅师时终成旧貌,光绪三十二年(1906)德宗赐玉佛、玉印、龙藏、袈装、龙钵等,是为“雪窦中兴之兆”。
民国二十一年(1932),佛教泰斗太虚大师应蒋公之邀来山住持,他积极倡导“人生佛教”,倡议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弥勒道场的建设:推介雪窦山旅游,亲自撰文安排一日、二日、三日游程,设立接待服务中心即溪口雪窦下院,上海雪窦分院,订立讲经制度,举办农民夜校等。
1968年寺院因劫难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1985年,光德长老来寺住持,联络海内外信士,幕资修缮。1995年8月25日,怡藏大和尚出任雪窦寺住持,寺院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9月,大佛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2006年12月29奠基,2008年11月8日举行落成开光庆典,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成为佛教名山标志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