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禅观行为演为台贤教(六)

五、天台学之述要

天台学之大略已如上述,现在把天台宗的几个重要点再略为叙述:天台所判的五时八教等,现在觉得不十分重要,而考察天台学对于佛法最重要的几个贡献,是一心三观、十法界、六即、性具。

(一)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前面已经略为说过。略而言之,是由一境三谛起一心三观,以一心三观之智、证一境三谛之理,可谓得佛法之大总持及一切禅观法门之纲要者。如此一心三观,为佛法中最普遍义,亦即佛教的根本,就是天台宗第一宗要。

(二)十法界

十法界在天台教义之前没有具体的组织,到了天台宗成立以后才组织成立,而且十法界每界互具九界而成百法界,重重涉入犹如帝网。后来华严宗的十玄和密宗的曼陀罗等,皆援引天台十法界互具互融之义相助发挥,这是天台学之第二宗要。


(三)六即  六即义前已说过。简单的说,六即义可以使人明白一切众生即身是佛,于无上菩提不生退屈心;然性德虽是如此,如不起修德则仍为众生,因此有即而常六的四教阶位之判,使修学者不生增上慢。密宗的即身成佛,只得到六而常即的一面,不逮天台六即之圆满,这是天台学的第三宗要。(四)性具  性具义是观察十法界的有情,不但具一切善而且具一切恶;如到佛果仍可现地狱、饿鬼、畜生之恶相而施教化,这不但就体性说是如此,就是依行相上去说亦是如此。如果佛现金刚药叉明王等忿怒贪痴像,于诸暴恶造罪有情行诸恶事,这是恶事善用;在平常世间众生之恶相,是业感的幻化相,而到了佛果亦可幻现这种恶相的行事来度化众生。天台宗特别发挥这性具的道理,所以有人称天台宗为性具宗的,这是天台学的第四宗要。

——摘自太虚大师《中国佛学》

(责任编辑:勉淳)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