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昙无谶《菩萨善戒经》译出后,三聚净戒便在汉译大乘经典中开始流布。各宗各派无不对此戒律给予高度重视,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将其纳入到自宗的修学体系中。法相唯识宗作为汉传大乘代表性宗派之一,自然对此也多有译述。此文通过对法相唯识宗所依的经典以及祖师撰述进行考察,呈现出三聚净戒于其中被译出乃至流布的大致过程,由此揭示出法相唯识宗祖师们一度试图将三聚净戒融入自宗修学体系的倾向和努力。
关键词:法相唯识宗;三聚净戒;《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述记》;《瑜伽论记》
引言
在汉传佛教史上,大凡被确立为一宗一派者,都当具有一开宗祖师、二根本道场(或言祖庭)、三所依经论之三个必要条件,如禅宗以菩提达摩为祖师,以少林寺为根本道场,以《楞伽经》为所依经典,如是也。就一般而言,当具足此三个条件以后,进而再建立起一套内容完整、且独树一帜的修学体系,其法脉便可绵延不断传承下去,进而形成稳固的宗派。然而,既然涉及到修学问题,那么无论哪一宗派,其都不可回避戒律的问题。换言之,作为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戒律是必不可少的实践项目。
“三聚净戒”,是最早通过《菩萨善戒经》传入大乘佛教体系的一种戒律思想,其中包含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之三方面内容,对大乘各宗派戒律观的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就目前可查阅的资料而言,其至少在般若、密、禅、华严、天台等宗派的经典中都有所体现。我们知道,作为汉传佛教重要派别之一的法相唯识宗,是以探讨诸法相中的“识”或对“识”进行层次分析而闻名的一个宗派,而其在戒律方面的建构与贡献,则常常受到人们的忽略。然而,经检索相关经论文献发现,在法相唯识宗所依据的各类经论中,存在着大量有关三聚净戒的内容,由此构成法相唯识宗曾对戒律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佐证。有鉴于此,本文接下来将以法相唯识宗经典及相关祖师著述为范围,通过检索其中所出现的论及三聚净戒的内容,以呈现其译出过程和流布范围。
一、三聚净戒的内容构成及其传承
所谓三聚净戒,一般是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之三戒。根据日本学者石田瑞磨、西本龙山、土桥秀高、平川彰、佐藤达玄、内藤龙雄、藤谷昌纪、福井静志等的研究,其大体是沿着《菩萨地持经》、《十地经论》、《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之次序一路延续下来,而且在《华严经》、《解深密经》、《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众多经论中都有提及,是大乘佛教史上影响范围相当广泛的一种戒律思想。由于翻译和流传等方面的原因,三聚净戒另有“菩萨一切戒”“三聚戒”“三种戒”“三聚毗奈耶”等不同名称,具体所涵摄的内容也多寡不一,但在框架结构上则差别不大。下面以北凉昙无谶所译《菩萨善戒经》中的“三聚净戒”为例,概要地介绍三聚净戒的内容构成情况。
一切戒复有三种。一者律仪戒。二者摄善法戒。三者摄众生戒。律仪戒者。谓七众所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出家随其所应。是名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菩萨所受律仪戒。上修大菩提。身口意业。是名略说一切摄善法戒。何者是。谓菩萨依戒住戒。修闻慧思慧奢摩陀毗婆舍那修慧。空闲静默。恭敬师长礼事供养。有疾患者。起悲愍心瞻视供给。闻说法者叹言善哉。实功德者称扬赞善。一切众生所作功德。心念口言随喜欢悦。有侵犯者悉能安忍。身口意业已作当作。一切回向无上菩提。随时修习种种胜愿。常勤精进供养三宝。于诸善法心不放逸。念慧护持身口净戒。
摄众生戒者。略说有十一种。一者众生作饶益事。悉与为伴。二者众生已起未起。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三者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者知恩报恩。五者众生种种恐怖。师子虎狼王贼水火。悉能救护。若有众生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六者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施随其所须。七者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八者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已去来随物。如是等事。安众生者皆悉随顺。若非安者。皆悉远离。九者有实德者称扬欢悦。十者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改悔。十一者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菩萨善戒经》卷四,载《大正藏》第30册)
如上所列,其中,所谓律仪戒者,主要指原始佛教以来分众授予即传统意义上的毗奈耶。摄善法戒者,主要指从身语意的十善法乃至八万四千善法的善法门。摄众生戒者,主要指饶益、看病、施与等各类世间善行为,于此被归纳为十一种。
二、三聚净戒在唯识宗经典中的译出
法相唯识宗之所依经典,一般被认为有六经十一论,即《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大乘阿毗达摩经》、《楞伽经》、《厚严经》之六经和《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集论》、《二十唯识论》、《辨中边论》、《分别瑜伽论》之十一论。经检索相关文献发现,除去未译出者,其中《华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等中均在不同程度上论及三聚净戒,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中的叙述尤为详细。以下为相关内容的摘录:
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略)
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于思于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如是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又诸菩萨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四十,载《大正藏》第30册)
就以上内容构成而言,其与早期昙无谶译《菩萨善戒经》中的三聚净戒之间,明显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就结构而言,在法相唯识宗的思想体系中,三聚净戒被收摄于菩萨一切中,菩萨一切戒又被收摄于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之九种戒相中,而九种戒相又被收摄于大乘法的六或十波罗蜜中,即三聚净戒在大乘波罗蜜法的框架下获得了稳固的位置。
另外,除以上经论中出现大量有关三聚净戒的内容外,玄奘大师又奉诏于贞观二十三年分别译出《菩萨戒本》和《菩萨戒羯磨文》,其为菩萨戒波罗蜜的具体实践奠定了文本基础,而其内容也都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换而言之,早在玄奘大师时代,于法相唯识宗的经论译本中,一套以三聚净戒为核心、具备经论、戒本、羯磨文等主要要素的戒律修学体系就已经形成,或许是由于因缘不具足,才没有落实到进一步的实践中。
三、三聚净戒在法相唯识论师著述中的阐发
上文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为例考察了三聚净戒在法相唯识宗经典中的译出情况,接下来将以《成唯识论述记》、《说无垢称经赞》、《瑜伽论记》等为线索,考察三聚净戒在后续法相唯识宗祖师著述中的流布情况。
3-1.《成唯识论述记》所见之三聚净戒
《成唯识论述记》是法相唯识宗祖师之一的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基础上所撰写的述记,以下先列出《成唯识论》中的相关叙述,之后再考察窥基大师针对其的阐发情况。
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如余处说。(《成唯识论》卷九,载《大正藏》第31册)
针对以上论本中所述,窥基大师有如下阐述:
论:戒有三种至饶益有情戒。
述曰:律仪戒是善任持。摄善法戒是菩提任持。是彼因故。饶益有情戒是大悲任持。律者法律。仪者仪式。无性云。于不善能远离、防护、受持。故名律仪。此即是戒。故名律仪戒。世亲、无性。皆言律仪戒是依持戒。为显建立其余二戒。是故安住律仪戒者。能建立摄善法戒。集诸佛法后。得益有情无罪利益相。七众戒是初体。一切佛法是第二戒。济诸有情是第三戒。七十八云。转舍不善戒。转生善戒。转生利生戒。义亦同此。(《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十,载《大正藏》第43册)
显而易见,窥基大师首先将三聚净戒统一归入“任持”之中,之后又以“善”、“菩提”、“大悲”以及“转舍不善”、“转生善”、“转生利生”等加以禅师,即从逻辑的角度梳理出三者的关系,其说明清晰明了,解释别具匠心,且又不脱离宏旨。
3-2.《说无垢称经赞》所见之三聚净戒
《说无垢称经赞》的著者也是窥基大师,其中论及三聚净戒的部分如下:
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别解脱戒。能离众恶。名律仪戒。诸有自利所修诸善。名摄善戒。利乐众生所有三业。名饶益有情戒。此三俱以受菩萨戒时三业为性。此体唯思。(《说无垢称经赞》卷二,载《大正藏》第38册)
由上文可推知,窥基大师在《说无垢称经赞》中分别从“离众恶”、“修诸善”、“利乐众生”即各自功能的角度阐释了三聚净戒的意义,所持的立场与前文《成唯识论述记》基本一致。
3-3.《瑜伽论记》中所见之三聚净戒
《瑜伽论记》的作者是遁伦法师,也是弘扬法相唯识宗的代表宗师之一。《瑜伽论记》卷九中有如下关于三聚净戒的记述:
戒有三聚。文中略明三聚。初明十善业道。是律仪戒。
次明四摄。是摄善法戒。测云。此明摄善法戒。中有二。初明性戒。二若见若闻已下现行善。前中有二。初种成。二于己下举他况己。今解。大判文势依如景师。然于其中亦明摄善法戒。即修十善四摄等一切善法。名摄善法戒故。言于诸有情不极损恼乃至不生欢喜。于杀业中是其果离亦名自性离。言不以刀杖手块等恼害有情者。是其因离。十地经言。不以杀心受畜刀杖。言于诸众生性常慈爱者。此对治离慈能治爱。上来三句是不杀业也。于所应敬特起奉迎乃至非为愚钝者。是其不盗。由敬尊长乃至修和敬业。故离偷盗。此果离也。景云。此文身三业中略无离邪婬也。今解。由敬尊长修和敬业故离偷盗及邪婬也。言善顺他心乃至先言问讯者。总是离口四过。即四善语。言于恩有情下明不贪业。初报恩施。二于来求下是来求施。乃至如法求财不以非法者。总是不贪业道。不以卒暴者。不瞋业道。性常喜乐修诸福业下明正见业道。若见若闻乃至过于自受者为性仁慈。重于法受者即四法受明怖现恶因。及重后世者明畏当苦。四法受者受谓苦乐报受。受即是法故云法受。如下文说。如富贵人广造诸恶现乐后苦。如贫贱人持戒现苦后乐。富贵人修施戒等现乐后乐。贫贱人破戒等现苦后苦。虽有多句总明正见。
次明摄众生戒。景云。言于他种种所应作事者明同事。于中如法之事菩萨则同。不如法事菩萨不同。善能制止已下乃至随生随舍明其利行。下明爱语通四善业。起贤善心尊重实语下明不妄语。不离他心明不两舌。亦不好乐已下明不绮语。言常柔软明不恶口。余文可知。(《瑜伽论记》卷九,载《大正藏》第31册)
由上文可推知,遁伦法师在《瑜伽论记》中不仅阐述了其自身就三聚净戒的观点,且引述了如景师、测师等法相唯识诸论师以及《十地经》等相关经论中的观点。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即根据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第三的摄众生戒一般被译作“饶益众生戒”,而此处遁伦法师采用的则是《菩萨善戒经》等其他经论中通用的译法,由此可看出,作为法相唯识宗的继承者们在坚持师承的同时,也对一些译词做了随顺世间的灵活调整。
结论
上文以法相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以及窥基等宗门代表论师的著述为范围,考察了“三聚净戒”在该宗经典中的译出和流布情况。结果证明,在法相唯识宗的经论和著述中,存在着大量关于三聚净戒的内容,其中包括经论所译出的文本以及文本被译出后的进一步阐发,据此可以明显推测,以玄奘大师为引领者的法相唯识一宗的祖师们,曾对三聚净戒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不断从理论层面给予完善,而且也在实践层面做了相应的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昙无谶译《菩萨善戒经》卷四,载《大正藏》第30册。
[2]弥勒菩萨造、玄奘译《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载《大正藏》第30册。
[3]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十,载《大正藏》第34册。
[4]窥基《说无垢称经赞》卷二,载《大正藏》第38册。
[5]遁伦《瑜伽论记》卷九,载《大正藏》第31册。
[6]石田瑞磨《关于三聚净戒》,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卷2号。
[7]佐藤達玄《大乘戒在中国的传播——关于三聚净戒》,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8卷2号。
[8]西本龙山《大乘戒观的新建立》,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3卷1号。
[9]土桥秀高《作为菩萨律仪的十善戒》,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6卷2号。
[10]平川彰《大乘戒与十善道》,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2号。
[11]内藤龙雄《菩萨善戒经中的两三个问题》,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0卷2号。
[12]福井静志(《菩萨戒律仪的问题点——以瑜伽论戒品为中心》,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5
卷1号。
[13]藤谷昌纪《关于<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二十四愿偈》,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52卷1号。
[14]木村宣章《关于<菩萨戒本持犯要记>》,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8卷2号。
[15]藤田光宽《关于<菩萨地•戒品>所说菩萨戒的考察》,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34卷2号。
[16]土桥秀高《敦煌本<受菩萨戒仪>考》,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8卷1号。
[17]沖本克己《关于<菩萨善戒经>》,载《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2卷1号。
(杭州佛学院,浙江杭州,3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