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秋爽法师:寒山寺和合思想的中国实践研究

【摘要】佛教起源于印度,发展于中国,是以三宝为核心,信众为纽带的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和平的方式,渐进的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相互杂糅、相互渗入、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且极具中国气质的特点。追溯历史可以看出,和合思想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笔者,仅以一名僧人的身份,站在信仰的立场上,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以寒山寺为例浅谈佛教“和合”思想的文化传承与弘扬。以求教于教内师长同仁、教外学者专家。

【关键词】:佛教、和合、中国化、寒山寺、社会价值

僧团内修外弘的特点和使命决定了僧团必然要有相应的指导思想、组织和管理制度,对其人员、寺院、经济进行组织、协调、管控,以保证佛教内外关系的协调、教团的纯洁,佛教徒个人目标和僧团目标的相对统一,从而使整个佛教健康延续与发展。

“因缘和合”是佛教术语,表现了佛教的根本思想。“因”、“缘”结合产生万物,这就是佛教的“和合性”。

僧团,僧有清净之意,团有团队、团结之意。对于僧团亦可理解为清净团结的“和合众”。而清净团结必须以“和合”思想为指导,修“六和敬”。

和合作为一种佛教伦理精神,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与自身的和谐、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国家、社会、一切众生的和谐。“和”同样也是中国儒家、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

一、原始僧团的建立与和合思想

1.原始僧团的建立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佛教典籍中记载,释迦牟尼成佛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又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五比丘,开启了佛陀教化众生的生涯,这五位比丘也成为了佛教史上最早的僧团,史称“原始僧团”。

2.佛教教义中的和合思想体现

(1)佛陀制戒的和合思想

五比丘僧团作为早期追随佛陀的弟子,素具慧根,言行举止都合乎法度,成为后世和合僧团的楷模。随着佛陀的弘法地域之广,受众之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同佛陀修学的弟子日益增多,很快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僧团。僧团的扩大必然会有一部分成员出现各种不如法的现象。佛陀为了保障僧团的纯洁性,维持僧人共住的和合无诤,开始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对僧团成员加以约束,并在讲法时开示大众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这些规范,也就是佛教的戒律。

佛陀针对僧团成员的言行举止、生活用具、行为规范,僧团集体生活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戒律。提出了僧众共住“和合”是首要条件,其中六和敬思想成为僧团集体生活的重要准则。

僧伽,梵语samgha,又称和合僧。“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僧众又分为三种:“即理和合僧、事和合僧、办事僧,三者彼此协调,共营僧团生活”。

佛陀一再教导僧团的大众要团结,要友好相处,不要有无谓的争论,“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彼等应当随顺修学,彼等长夜,当和合行,各各欢喜,无有诤竞,同趣一学,犹如水乳,共相和合,一处同住”。“如来众者,恒共和合,无有诤讼”。僧团和合,无诤也是佛陀教授的“七法”中的第一法,“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从今亦当修习七法之行:一者欢悦和谐,犹如水乳”。

这就说明戒律的制定具有保障僧团的凝聚力和摄受力等功用,让僧团每一位成员,在戒律条文的约束下,保持僧团的和合面貌。印度佛教透过佛经教义与戒律来实现对僧团的管理。从佛教的终极追求来讲,应该是解脱烦恼,成就佛果。而这些最基本的戒律,则是终极目标的始点和基石。

(2)众生平等的和合观念

平等的思想和主张,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主要思想之一,佛教中平等的意义是均平齐等,无有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心性、空性上的等无差别。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观。佛教是超越阶级偏见,重视道德意义,排除人为阶级的,如释迦牟尼佛提倡的“四姓平等”。所以,佛教的平等理想之中包涵有相当深刻的和平理想。佛教诸经论中有关平等之思想与用语极多。例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上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正是在这个意义之上,平等成为了倡导和平的不二法门,因为有平等,才有和平。所谓“众生平等”,上自诸佛菩萨,下至有情含识,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存的权利。让宇宙间的生命同体共生,才会有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观奠定了世界和平的价值前提。

(3)报恩思想体现了和合精神

佛教的报恩思想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提倡报“四重恩”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国土恩);四、三宝恩。

从报恩来看,一个人来到世间,父母给予我们身命,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因此,一定要报父母的生养之恩。这种报恩的观念,体现出与父母家人的和合共处。

佛陀代表了智慧,是所有善师的代表,佛陀给予我们法身慧命,让我们能离苦得乐,所以报佛恩,体现了与一切良师益友的和合。

国王(土)是保护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安定团结,不受外侵,所以我们要报国土恩,体现了与国家、社会的和合。

三宝恩是一起善师、善法、善友的代表。

由此可见,佛教提倡的报四重恩,实际上是和合思想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佛教中蕴含的和合思想,是佛陀从创教之初就开始着力于缓解和解决国家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劝导人人向善,大家和睦相处。

二、佛教东传后的思想融合与发展

1.和合思想影响下的佛教中国化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和”是中国的精神内核,正是由于“和”的精神蕴含着“圆融”特质,与佛教的“和合”思想极具相似性和相通性。所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以和平的方式,渐进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杂糅、相互渗入、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学界公认为东汉永平七年。从史料记载,永平七年之前,中国已有佛教,但那大多是西域僧人通过随商队一同来到中国,当时的弘法是属于个人行为。而永平七年是汉明帝以朝廷下令,通过官方渠道把佛教请入中国。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也就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道路。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融合,所谓“入乡随俗”。在经历了初传、发展、普及和我国各大宗派的形成等诸阶段之后,直至唐朝,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带有极强的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

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在历史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汉至魏晋时期,佛教初入中国。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必然存在很多差异,但要使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佛教就必须首先适应中国的思想、文化、习惯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做出调整和变通,正是这种调整和变通使得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

第二阶段,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随着中国化程度的加深,也逐渐显露出了一定的繁荣景象。但这个时期,思想上的冲突日益显露,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如“神灭与神不灭论”、“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说”、“沙门是否应敬王者”等,史称“三教论衡”。也正是在这种思想交锋与争鸣之中,各种学说互相渗透、涵摄,佛教理论不断得到发展,而其中国化的程度也日益提升。《法华经》“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的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谋而合,这种大乘的圆融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

第三阶段,隋唐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佛教中国化基本完成,产生了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的佛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那个时期,以禅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其修行理念和生活状态都易为大众,特别是士大夫阶级所接受。特别是禅宗六祖《坛经》的问世,也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成熟标志。

毛泽东主席非常喜欢阅读《坛经》。他非常赞赏慧能大师他对佛教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毛泽东主席还谈了慧能大师的学说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他说:“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大大推进了中国哲学思想、信仰体系,以及百姓日用的价值观,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和谐并立的基础。佛教中国化进程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范本。

2.中国佛教之清规的制定及和合思想的表述与阐发

佛教教团若要在变动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形势,建立起适应于当时社会实际的僧制规章,这样才能保障僧团的和合清净,传承久远。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僧尼虽然基本遵守印度佛教的戒律和教仪,但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若干方面也相继产生了变化。例如,佛教本土化的历程中不仅体现在义理层面与中国文化的协调与融合。在修持仪轨、寺院生活等方面也有着重大的生存与发展的转换,如“托钵乞食向农禅并重的转型”,从“戒律、僧制到丛林清规、寺院规约的形成”,其间之创立、演绎,不仅是教团自身护法安僧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及民众对佛教的规范与期许。可以说,佛教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推进发展的。

自唐朝之后,中国寺院,尤其是禅宗丛林,为适应僧团管理,为了适应中国化丛林的独特性,逐步形成并沿用了一套对寺院内部进行管理的清规制度。

清规一如戒律,戒律是佛陀为了规范僧伦,令正法久住而制定,清规也是为了使六和僧团和合共住、安心办道而制定。所谓“国家治民,律及例也,佛祖范僧,戒律清规也,释律类儒律,唯佛说而无余说也,清规同世例,从祖述而取合宜也”。若欲合和共住,正心明道,必须制定规绳以整肃寺院的纲纪。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住众和合,寺院兴隆。各项规约的本意都在维持寺院秩序,促进僧团和谐清净无诤,使丛林生活祥和有序。所以,寺院清规或规约是僧团建设的圭臬。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规是治教之重器。从百丈立清规之后,各种规约陆续出世,为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百丈所立清规原名《禅门规式》,又称《古清规》,即佛教史上著名的《百丈清规》,可惜此书已佚,使今天的我们难窥其貌。距怀海不算太远的宋宗赜禅师的《禅苑清规》,其中保留了一些百丈制定的规约,目前所见百丈清规,乃是元代德辉所集《敕修百丈清规》。后,诸丛林皆据而制定了各自的清规,如《云居山规约》、《金山规约》、《高旻寺规约》、《天宁寺规约》等。正是由于清规的建立与普及,佛教组织制度的中国化过程才算是从理论层面至实践层面得以最终完成。佛教组织制度的中国化,也可以说是佛教管理中和合思想的中国化表达。

三、寒山寺和合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1.寒山寺与寒山、拾得的因缘

寒山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七里的古运河畔,比邻枫桥,曾称枫桥寺,据清人所著《百城烟水》记载:“寒山寺在枫桥下,起于梁天监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唐贞观盛世,诗僧寒山子来此“缚茆以居”,修持弘法,施舍助人。唐玄宗时,法迁禅师在这里兴伽蓝,以寒山命名,尊寒山为开山祖师,成为寒山、拾得的供奉寺院。

佛教传说,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又称和合菩萨。民间流传的和合二仙、和合菩萨,被官方确认为和合二圣,清雍正帝册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拾得为“圆觉普度合圣”。寒山、拾得成为了中华和合文化的形象代表,人们崇拜的和合偶像,寒山寺自然成为了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之地。

寒山寺有供奉“和合二圣”的寒拾殿。殿内云台之上,供奉着与真人等高的金身寒山、拾得像。二人皆立,袒胸赤足,衣带飘逸,相视而笑,以心印心。二人一持荷花,一擎净瓶。一荷一瓶有寄寓“和平”之意。在全国诸多寺庙中,唯独寒山寺建有寒拾殿,其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形象显得尤其突出。

寒山寺体现和合文化的还有大雄宝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清代著名画家罗聘画寒山、拾得像石刻代替了常规的海岛观音像。画像上有罗聘的题词,镶嵌在寒山寺里的大雄宝殿的后壁。二是大雄宝殿侧壁还有晚清著名词人郑文焯指绘寒山子画像石刻,并有郑文焯的题词。三是大雄宝殿左侧墙壁有晚晴江苏巡抚程德全书《寒山子诗》碑刻。寒山寺大雄宝殿的这种布置格局,是全国其他寺院所没有的,这体现了对和合二圣的尊崇,也营造出浓厚的和合文化氛围。

寒山寺前院西南边有碑廊,其南侧有御碑亭一座,内有御碑一块,此是雍正御制《寒山子诗序》碑。这块御碑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勒石,碑的正面刻写雍正为《寒山子诗集》所作的序文,碑阴部分是程德全录书乾隆御制《寒山晓钟》诗全文。

寒山寺的和合福道,位于寒山钟苑与寒山寺之间,东西走向,谐音“和合福到”,和合福道东端新建一仿古山门,风格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的山门。体量较大,共分三门,中门偏大,上刻“寒拾遗踪”四字。

总之,步入寒山寺,无处不彰显“和合二圣”的和合之风,散发了和合文化的魅力。钟声诗韵是标识,寒山、拾得和合二圣是形象代表,寒山寺名、寒拾遗踪、大雄宝殿、寒拾殿、寒山钟声、寒山子诗等都是和合文化的体现,寒山寺被公认为“和合祖庭”。

2.寒山寺的和合文化内涵

佛教的“和合”、“圆融”的思想蕴含着“万有为一整体,皆由同一的终极实在缘起或现起,同生共体,互不相离”,同时“万有体性虽一,而不妨千差万别;虽然千差万别,而互相融通无碍”。佛教这一思想丰富了中国文化中的“和合”、“圆融”内涵,使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对其他文化采取虚怀若谷的态度,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异质文化鉴别和选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我所用,并融入结合。这种融合乃是1+1>2的共生关系。就如寒山子遁形天台,以寒石山为其终隐之地,潜心宗教文化,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岩穴独居的生活方式。虽则清苦,但心境恬淡自在,与大自然更加和谐。寒山子在许多诗作中强调要呵护周围的环境,不过分攫取,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境界。

3.寒山寺和合文化的发展与延伸

(1)寒山寺文化研究院

寒山寺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其核心是和合文化,为进一步弘扬和合精神,促进和合文化走向大众,寒山寺成立了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以和合文化为主题,在宗教文化、和合文化、历史文化、钟声文化、诗韵文化、艺术文化、开放文化、教育文化、慈善文化、环境文化等十大方面深入挖掘,传承及弘扬和合文化。

从2007年开始,寒山寺和合文化研究院以和合文化为核心每年确定一个研讨主题,一至十届主题分别为“传承文化•和合人间”、“和合人间•和谐社会”、“慈善人间•和谐社会”、“和合人间•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社会和谐”、“和合吴地•社会和谐”、“名人名寺•和合缘融”、“生态文明•和合天下”、“尚和合•求大同”、“和合路•共命运”。“寒山寺文化论坛”实际上是“和合文化论坛”,已成为寒山寺文化建设的一大品牌。对于推动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寒山寺文化研究起了很大作用,其研究工作生机勃勃,在教界、学界以及社会上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寒山寺钟声承载和合文化

提到寒山寺,一定会想到寒山寺的钟声。由于张继《枫桥夜泊》一诗使寒山寺“夜半钟声”声名远播,再加上“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的佛教文化影响,许多游人香客到寒山寺来,以敲一下寒山寺的钟为荣。

钟比诗更具象,是物化的寺院文化的表达。人们去到那些历史悠久的寺院,面对的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至今的建筑、文物甚至还能聆听到古人曾听到的钟声。除了朝圣、参拜之外,还有一种与历史的亲近,与先贤的对话。

寒山寺每逢重大法会节日,都会鸣钟祈福,每年一度的寒山寺“迎新年听钟声”祈福法会,有来自日本、奥地利、西班牙、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瑞士、瑞典、新加坡、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及各省、市的客人参加。寒山寺也先后向日本、加拿大、台湾、南极等国家与地区赠送寒山钟,寒山钟声承载着和合文化享誉寰宇,可以预见,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寒山钟作为寒山寺友好的名片落户到世界更多地区。寒山寺通过向世界各地赠送和平梵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共倡人心和谐、国家和睦,世界和平,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界需要从中国和合文化中汲取智慧来应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和冲突,包括从生态环境到社会人心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相信,世界和平、人际和谐是所有国度人民的共同愿望,而古老的和合文化正能提供这样一味对症的良药。希望世界各地同敲响和合钟,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四、和合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1.“六和敬”僧团与团队精神。

佛教教团内部以“六合敬”为组织原则和道德规范: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用以处理个人与教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教团正常的秩序和和谐协作的局面。如果佛教寺院、僧团能够严格地遵守戒律、清规,并做到六和敬法,不仅可以使僧众在修行、学习上都得到保障,生活秩序得以安定,而且对教内外也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例如中国东晋名士习凿齿看到道安(312-385)率领下的僧众修行严整,进止有序,曾给予很高评价:“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之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道安大师正是用六和敬的方法规范团队的身语意三业,形成了如此有序、庄严的僧团。所谓六和敬,一者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互相帮助、尊重、包容,和合共住;二者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彼此互相融洽、没有争执的意思;三者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四者戒和同修:戒和就是对于世尊所制的净戒,彼此能依法受持、同修同学的意思;五者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契合诸法真理之见地,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六者利和同均:僧团大众,一切受用均等。

以上六和,是戒律中的戒律。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六和敬”思想是僧团成员和合共住所应该遵行的基本原则。所谓:“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又有:“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和敬之法,向为佛法所重”。

当今时代,如果寺院、僧团努力加强自身的道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持戒修行,做到六和敬,自然对社会的道德建设,对净化社会、净化人心都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2.和合文化的社会价值

当今时代,物质文明得到高度发展,但在世界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很多人受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心理失衡、心灵空虚,极端自我主义膨胀;大气污染、能源枯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局部战争持续不断,“战争狂人”的阴魂不散,诸如此类的“共业所感”的困局,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主席以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特别强调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中国政府也适时应机地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地球当作一个村,将全人类视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寒山作为和合祖庭,如何在这千载难逢的殊胜因缘下,更好的发挥和合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克己复礼,身心和合

佛教的克己观念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修正“身、语、意”三业,戒除“贪、瞋、痴”三毒,破除我执我见。佛教主张破除对“我”的执着和贪恋,这样就不会自私自利。人们为满足私欲、私利而不择手段,当贪欲不能满足时,就产生了忿恨之心,就会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僧恨。所以要破除“我执我见”,消除“三毒烦恼”,所以要克己复礼,勤修“三学(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规范和约束思想、行为;“定”是禅定,使身心安定清净;“慧”是智慧,使思想清晰明了。其中“戒”是“克己”的方法。在所有的戒律中,持五戒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五戒即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看似简单,但要终身守持不犯实则不易。因此说,五戒是僧人的根本道德,若能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则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尊重自然,万物和合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也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且要把佛教自然观的积极思想充分发挥,为我们绿色、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寒山子诗中:“寒岩人不到,白云常爱逮。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等等,都是描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寒山寺秉承寒山祖师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合环保理念,精进寒山寺的环保事业,成立了寒山寺慈善中心和合环保站。在积极宣传和合环保理念的同时,寒山寺积极以环保实践促进生态和谐,以环保彰显佛教慈悲、和合的思想,为全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服务众生,社会的和合

中国佛教还积极发挥伦理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及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积极兴办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理念,《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更明确讲:“慈悲是佛道之本”,“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寒山寺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善思想,积极开展佛教慈善事业,学修并重,以慈悲之心,回报社会。自2004年,寒山寺正式成立慈善中心,使慈善事业更加常态化、规范化。2011年成立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基金会以倡导和合文化、实践和合精神、推动人心和善、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可以说,随着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的成立,寒山寺慈善事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慈善的方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慈善之本是人心之和善,而和合文化是促进人心和善的重要途径。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佛教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弘法利生的实践过程中,正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合思想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之路上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