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庙一故事”
台州市敬重群众美好心愿,顺接历史文脉,依托民意根基,积极探索创新“一庙一故事”大众化传播途径,推动民间信仰正能量广传厚植、浸润民心。
8月30日,椒江区三甲街道召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一庙一故事”现场推进会。三甲街道统战委员及各村统战联络员、场所负责人等先后走访了白龙庙、普济庙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示范点,从场所建设到丰富文化历史内涵等方面学习经验,以打造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制度化、故事化。其中,普济庙、白龙庙、蚱蜢殿3家是今年的示范点创建对象,三甲街道对每个庙宇事先排摸,挖掘庙宇特色典故,结合三甲历史,收集编撰影像画册资料,建立故事宣传场地,找寻故事宣讲人员,多角度延续民间信仰的正能量。
“原来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都是一些小庙小庵,村内人员也是毫无概念。”三甲街道统战委员说,许多村民对村历史并不了解,编写丰富的“一庙一故事”,从传播民间信仰正能量切入,让群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来源,也丰富了文化场所。三甲街道高闸村没有文化礼堂,村里的普济庙便成了村民聚集的文化场所。在那里,有蕴藏传统文化的文化故事墙,丰富多样的书籍、音视频资料,以及沉浸在其中的老人、孩子。
台州市按照“内容通俗化、对象群众化、形式生动化、传播常态化”的要求,推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做到“有故事墙、有故事视音频、有故事小册子、有故事要义标语、有故事宣讲人、有故事戏台”。如路桥区黑旗庙、白枫桥庙等重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设立了非遗展厅、故事讲堂、故事书画展厅、故事演播室等。台州市还把传播“一庙一故事”正能量融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以及重大民间信仰活动中,形成了以温岭“七夕节”、天台“济公文化节”、三门“祭冬”、椒江“送大暑(大暑节)”、路桥“闹上八(正月初八)”、黄岩“二月二灯会”、临海“城隍庙会”、玉环“鳌龙鱼灯舞”等以八大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引领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
同时,通过开展民间信仰“故事会”之讲故事、评故事、画故事、演故事、播故事等系列活动,把民间信仰好故事整编成书籍画册、制作成图像制品、排演成庙会庙戏、改编成评书道情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作品,潜移默化地向民众传播民间信仰正能量。以宣扬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等美德的天台民间信仰人物“济公”少年故事为素材,与中央电视台央视动画联合打造的52集大型动画片《小济公》开播后,在国产原创动画首播收视率阵营中位居第二。
建好“一庙一故事”
台州市以“和合”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为抓手,加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软硬件建设,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之所、社会道德教化传播之地、传统民俗淳化延续之处。
在对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编号的基础上,今年,台州市在全市深入开展“一庙一故事”民间信仰价值重塑工作,制订详细的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倒逼各地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围绕以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为主题,台州市民宗局多次派员赴温岭、临海等县市区,深入调研如何以“一庙一故事”工程推动民间信仰价值重塑。
如今,台州市、县两级宗教工作部门增设了民间信仰科室,乡镇(街道)均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行政村均配备统战联络员,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均成立民主管理班子,形成镇(街道)、村(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三级管理格局。台州市倡导“八有”标准化建设,即文化有味、组织有力、管理有章、活动有序、安全有底、建设有规、环境有为、服务有行。同时,量化“八有”标准,每年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综合考评,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图片由台州市民宗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