郞佳子彧把做面人比喻成做加法,比方说做一个小人,先做好脸形,到做眼睛时,用黑色的面捏成眼睛形状往脸上粘,做眉毛时,也用黑色的面做成眉形往脸上粘,然后是不同颜色的五官、头发,随后加上身体、四肢。上色、塑形正是面人技艺的难处所在。
蒸熟的面随着水分蒸发慢慢变硬,因此,面人在制作的过程中几乎不可修改,黄金操作时间大概只有三四个小时,且必须一次完成。“把面变软一些重新来?那不行,再蒸一次,作品就花了。”
23岁的面人“老师傅”
北京“面人郎”是郞佳子彧的祖父郎绍安创立的。冰心曾在《面人郎采访记》中描述道:“捏什么像什么……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郞佳子彧的父亲郎志春继承了郎派面塑的技艺。2008年,郎派面塑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第三代传人,郞佳子彧三岁时,就对面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父亲做面人他就在旁边看,后来就跟着做。郞佳子彧常做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小黄人、哆啦A梦、《灌篮高手》人物等等。
“我父亲说我最大的优点是‘坐得住’。”做面人需要心静,但坐久了难免感觉累和烦躁,因此他总会放上音乐或者打开电视,让自己更加专注。2008年,13岁的郞佳子彧凭面塑作品《寿星》获得同仁堂杯新苗奖,16岁时他被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破格吸收为准会员,18岁时正式成为会员。
有一次去天津参加协会的活动,他发现,同行鲜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是六七十岁甚至更年长的老手艺人,郞佳子彧第一次意识到,传统手艺的传承面临很大问题。
大学时期,郞佳子彧就读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播学,就是想更好地推广捏面人这项传统技艺。毕业后,他一度十分迷茫,是拿起家族手艺的接力棒还是做其他工作?父亲给了他很大的自由,“你可以做别的,四五十岁再干这行,只要手艺不丢就行。”
今年9月,郞佳子彧进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读研。“以往都是靠感觉。既然决定把面人当成今后的事业,还是要提高理论知识的水平。”
艺术的本质是沟通
这个不算大的工作室,是郞佳子彧投身面人事业的第一步,会举办一些面人和传统艺术的沙龙体验活动,“就像很多白领愿意去烘焙店做蛋糕一样,也可以来我们这捏一个面人,或者做一个风筝,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
对于当前非遗的传承难问题,郞佳子彧认为,一是因为年轻人普遍缺乏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二是因为传统手艺的创作能力不够强,很少能结合当前的时代,做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作品。加上如今传统手艺的发展前景不是特别好,双方都没有能力共振。
郞佳子彧虽已是第三代传承人,但他认为家族传承并不是最健康的方式。“艺术的本质是沟通,不是炫技,面人也不局限郎姓,家族只是手艺的载体。”
如今,郞佳子彧还通过阅读传统典籍,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和题材,“我想把传统文化中有意思的东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
对话:
要把非遗产业做起来
广州日报:作为“面人郎”的第三代传人,是否有一种使命感?
郞佳子彧:传统技艺、非遗文化要想发扬和传承,必须把产业做起来,说白了,自己要想办法挣钱才有人来学,光说意义和价值什么的不太现实。解决手艺人的吃饭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怎样把传统文化遗产引渡到现在,用新的表现形式,并源源不断地创新,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大家自然会喜欢。
广州日报:面塑艺术作品的竞争力在哪里?
郞佳子彧:我把有些作品发在了微博上,大家关注的时候忘记这是个面塑作品了,因为作品富含的信息太强,引起了共鸣,所以大家忘记这是非遗什么的,这是我希望看到的东西。
如果创作能力不行,只是因为是非遗,是面做的才特别,从艺术的角度看,很难说是艺术。艺术最重要的是给人审美体验,没给人很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算不上艺术作品。面塑要持续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跟别的艺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