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寺,藏语称“班廓曲德”,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江孜镇,南、北、东三面环山,寺院四面临水,距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夏鲁派、格鲁派共存的寺院。
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
历史沿革
白居寺由寺院、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系明代建筑。白居寺由江灵敏度法王绕丹贡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杰于15世纪中叶的前半期(1418年至1436年)共同主持兴建。克珠杰(1386年-1438年)早年随萨迦派仁达哇等高僧学习佛法,很快成为精通五明的佛学大师。1413年,绕丹贡桑帕(1389年-1442年)为在江孜地区弘传佛教,乃邀请克珠杰到江孜主持教务,并且将江孜庄园与上部城堡两地辟为建寺用地,于公元1418年动工兴建,公元1425年竣工。该寺为三层平顶藏式建筑,平面为坛城模型,由大殿、法王殿、护法神殿、金刚界殿、罗汉殿、道果殿、无量宫殿、转经回廊等建筑组成。
1904年第二次英国侵藏战争中,英军攻占江孜宗山后,又攻占白居寺。占领白居寺的英军,抢劫了该寺大量文物、藏经等等,并且将佛堂改为食堂,在转经筒上钉钉子改为食品输送带。经过战斗,英军屠杀许多藏族民众之后,占领了整个江孜。
1957年2月26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宴会,庆祝藏历火鸡年。同年3月2日,在北京的藏族人士欢度藏历火鸡年,赴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拜年。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分别在江孜白居寺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参加庆贺藏历新年典礼。
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白居寺有僧人1500余名,由格鲁派僧人主持寺院管理,白居寺的寺院总堪布由色拉寺藏巴康村派遣。1977年,国家拨出专款全面维修白居寺。修复部分于1979年12月开放。
建筑格局
白居塔亦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简称“白塔”,亦称“白居塔”,是迄今西藏境内保存完好,最为雄伟华美的建筑珍品。始建于1414年,历时十年,耗工日百余万才完成。塔高9层,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组成。
塔座占地2200平方米,为四面八角形,有5层,线条明快,式样别致,庄严稳重。塔内底层有佛殿20个。
5层塔座之上为圆形塔瓶,塔顶为铜皮包裹的锥形十三天。全塔下大上小,遂层递收,开有108个门,实辟佛殿76间,门楣饰有异常精美的象、狮、飞龙的浮雕,其内藏各类佛像,总计十万余尊佛像和近千幅壁画,故又称“十万佛塔”。
塔瓶中部还有一层小佛殿,四面的门楣上绘有3米长的湿婆神的慧眼。塔内塑像甚为精湛:6层佛殿堂内供有高大的三世佛,肃穆恬静,仪态庄重。其两侧为袒胸露臂、曲腰侍立、身披璎珞、腰系彩带的弟子塑像;5层为祖师泥塑像,盘腿端坐,神态凝滞呆板,给人以温柔敦厚之感;5层以下殿内的壁画和泥塑以凶神恶煞、面目可憎的金刚护法为主,但也有婀娜多姿、温柔善良的度母像,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吉祥多门塔建筑雄伟壮丽,与白居寺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寺中有塔,塔中有寺,相得益彰,为13至15世纪后藏地区寺塔相互辉映的典范,也是中国惟一一座集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于一身的宗教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