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各地寺院 > 正文

承恩寺

大雄宝殿前立三石碑:一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敕赐《承恩寺碑》,一为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碑,一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承恩寺碑》。

天王殿内北墙东西两侧各绘有“放飞图”和“放生图”,画中主角都是皇帝、皇后以及6名陪伴的侍女。这些壁画均采用明代沥粉堆金工艺。 画高2米宽约3米,绘硕大威猛的龙四条。有黄龙、绿龙、青龙、白龙,其中白龙壁画保存较好,形态完整清晰,盘旋在云天之中。

后墙两铺都是“放生图”,刻划了佛教人众爱护生物的场景。人物全是一男七女,男为高官,女似为其眷属。西侧桥头男子捧一水盆倾倒,水顺势直人河中,水里有放生的鱼虾等。仕女则衣饰华丽,神态安详肃穆。东侧是放生禽鸟。

在东西配殿的外檐梁上,两边各有九幅彩绘。画面以“二龙戏珠”为主要题材,使用了略带夸张的表现手法,一边两幅,都是二龙相对而舞,中为一光焰四射的金珠。龙全身贴金箔,周边重彩。除龙外,动物图像有八幅,分别是:带翅膀驮乌龟的天马、下山的猛虎、蹲踞的狐狸、强壮的牦牛、回首的狼、啸叫的花斑豹、野游的鹿、似麒麟的怪兽。色彩艳丽,并且背景环境切合动物身份。

五、保护措施

1990年2月23日,承恩寺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3月,北京市政府公布《关于第四批划定十五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报告》。

2006年5月25日,承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7月,北京市政府对受到“7·21”特大自然灾害的承恩寺进行修缮。

六、历史文化

承恩寺建寺后明清两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场,不开庙。承恩寺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传说这座庙是太监刘瑾在唐代古刹的基础上建成的。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在撰写的《承恩寺记》中曾阐述了其“高塔前耸,崇岗后峙”的风水特点。而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住持僧是光宗帝朱常洛的替身僧。万历皇帝也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因此寺的特殊作用,被皇帝敕赐为了“承恩禅林”。直到清代,醇亲王,礼亲王等权贵们,都曾多次在寺内住宿。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