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韵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不朽诗篇而名传千载,“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那万籁俱寂中的悠悠钟声令古今无数诗客神往。宋代诗人陆游写下了“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清末重修寒山寺的陈夔龙在离别姑苏后,仍然念念不忘寒山寺,写出了“一别姑苏感旧游,五年客梦上心头。逢人怕问寒山寺,零落江枫瑟瑟秋。”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也有《乙丑寒山寺题壁》一绝,诗曰:“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寒山寺的悠悠钟声就在这诗韵中穿越了千年。
普明宝塔
寒山寺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始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末,普明宝塔被毁,再未重建。寒山寺前任方丈性空法师发大愿重建普明宝塔,于1996年重建落成。
普明宝塔由台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4米的一座仿唐五级四面楼阁式木构方塔。宝塔四面各有一门,每门门楣高悬“普明宝塔”匾额,分别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所题。宝塔飞檐翘角,庄重敦厚,法堂、碑廊、寒山丈室、放生池绕塔而建,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唐代风格的建筑群,再现盛唐气象。登上宝塔,只见新建的寒山寺大钟楼及大诗碑连成一线,屹立在古运河畔,成为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