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释迦佛教化众生的方法,天台家判为藏、通、别、圆,谓之“化法四教”。本颂文的诠义是四教与断惑证真的相互关系。略释则是逐句对颂文加以说明,俾便理解。
一、释前说明
对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判释,诸家有所不同,兰菊竞美,吾侪学人,固然皆所应学应知。今以天台宗家的判教,在一般教学当中,常所应用。其较为简要的课本,有五代时高丽谛观大师所著之《天台四教仪》[1](一卷)及明末蕅益大师(1599—1655)所著《教观纲宗》[2](一卷),系统地总结了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为藏、通、别、圆;其表现形式为顿、渐、秘密、不定。前者称“化法四教”,后者称“化仪四教”,共为“八教”。将佛陀一生对众生所说之法,分为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谓之“五时”。佛陀的五时说法,并非断然性的区分,总是随时随处对机施教、应病与药,所以,有“通五时”和“别五时”,不可不知。
《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所说的核心问题是断惑证真与藏通别圆化法四教的相互关系。建立此说的根据,便是一切众生天然本具“三谛”的性德。三谛即真、俗、中。如唐代荆溪湛然大师(711—782)所著《始终心要》云:“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3]是谓之“三德秘藏”,被覆藏在众生的烦恼,即三惑之中。如《心要》又云:“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4]又云:“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5]
对于这样一个断惑证真的过程,由于众生根器不一,所以或有迟速,即顿渐等情形不一,于是便有了“化法四教”的区别。对此,《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可以说是最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加以表述。第有古德为让学人便于记诵,遵循天竺论师方法,以七言四句为颂,辑为八颂共三十二句,谓之“天台四教颂”。
四教颂既然是由《天台四教仪》和《教观纲宗》提炼总结而来,那么,这二书当然便是四教颂的最根本最完美的阐释了。兹为畏繁乐简起见,宗此二书并及近世台宗大德静修法师著《教观纲宗科释》,对颂文逐句地加以解释,希望藉以能够消文解义而已,故为“略释”。或有不当,至乞惠正。
二、颂文
四教颂[6]
(一)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二)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
(三)藏教二果通薄地,同断欲界六品思。藏阿那含通离欲,再断欲界三思惑。
(四)四果罗汉已办地,断上二界七十二。藏通两教位已齐,辟支菩萨侵习气。
(五)圆信别住二之七,藏教罗汉通办地。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
(六)八至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
(七)圆教初住别初地,同断无明第一品。五百由旬到宝所,八相成道利群生。
(八)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等妙二觉初二行,进闻三行不知名。
三、颂文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