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如华法师:略述澄观大师对华严宗发展的贡献

永贞元年,顺宗登帝位,诏师于兴唐寺,为造普光殿、华严阁。塑华藏刹,图法界会。元和五年,宪宗诏师入内谈法,问:“《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师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已来,灵明廓徹,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觉,叹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全以真空拣情。事理融摄,周遍凝寂,是之谓法界大旨。”宪宗闻法已,廓然自得。即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侣,主教门事。穆帝、敬宗两位帝王都崇敬澄观大师,尊封其为“大照国师”。

敬宗之后的文宗,于太和五年(公元831),恭请澄观大师进宫为他授心戒,并在受戒后闻师开示,誓不食蛤。开成元年,文宗以澄观大师百岁寿诞为由,大赐衣财食味,并加封大师为“大统国师”

四、综述清凉国师对华严宗的贡献

1、记述华严诸师之言说,光大华严宗

在华严宗的发展过程中,澄观大师是一位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师对华严的主要贡献是记述华严诸师之言说,光大华严宗。澄观大师一生勤奋不辍笔耕,著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前后讲说《华严经》达五十遍。其著述现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四十卷(北作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六十卷(北作九十卷)【5】、《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五蕴观》一卷、《华严心要法门》一卷、《华严经纲要》三卷。

2、弘传华严教义,诸宗融会,禅教一致

在弘传华严教义上,澄观大师因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各家,受禅宗影响颇大,从而极力融会禅教,如《随疏演义钞》卷二自述其心得说:“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6】同时,他在解述华严家理事无碍、真妄交彻的教义上,也采用天台家的性恶说,如《随疏演义钞》卷一说:“若论交彻,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如湿中见波。故如来不断性恶,又佛心中有众生等。”【7】又《华严经疏》卷二十一说:“无尽即是无别之相。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以妄体本真故缘无尽,是以如来不断性恶,亦就阐提不断性善。”【8】澄观大师这一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趣,对于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很大。而大师这一集诸家之长成本宗之说的作法,也非常值得我们现时代弘扬佛法中广为采纳沿用。

五、对清凉国师的个人评价

诚如裴休相国所撰碑铭:“宝月清凉,寂照法界,以沙门相,藏世间解。”【9】澄观大师一生广泛参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各宗的教义,并兼通吠陀、五明、秘咒仪轨、经传子史之学,尤重法藏大师之华严教学,可谓学瞻九流,博识多能。而其身历九朝,为七帝门师,屡受敕号,备极荣宠,却能恒以初受具时之本愿十事自励修行(一、体不损沙门之表;二、心不违如来之制;三、坐不背法界之经;四、性不染情爱之境;五、足不履尼寺之尘;六、胁不触居士之榻;七、目不视非仪之彩;八、舌不味过午之肴;九、手不释圆明之珠;十、宿不离衣钵之侧。)临涅槃前亦殷切付嘱弟子宝印海岸、宗密等曰:“……勿穿凿异端,勿顺非辨伪,勿迷陷邪心,勿固牢斗争。……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界玄微,非言说所显,要以深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孤我矣!”【10】其居高自警、淡泊尊荣之志,令人感佩,后世尊奉为“华严宗四祖”。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