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关于平王寺的起源传说虽然众说不一,但早在南宋时期,便有了对罗平王寺的记载。据《临安志》记载,在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的余杭县版图,就已经有了对径山寺、罗平王寺(罗平王庙)、龙光寺的记载(见下图)。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平王寺始建于唐末五代。重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一十五年(1899年)进行过修葺。鼎盛时,庙宇构建恢宏,雕梁画栋,共有三进殿,还有一个大戏台。
《临安志》附图
建筑规模与布局
鼎盛时期的平王寺,占地面积约5600平米。寺院正前门两扇大门,左右两条通道从戏台旁边延伸,中间有个大天井,可供近千人看戏,两边两排二层楼房与戏台相连。走完大天井,是一排平房,一条通道从中间穿过,两边排列着菩萨。前面塑有一只三只脚的怪鸟,旁边还塑着一匹白马。大殿两旁立着四大金刚菩萨。大殿后面是观音殿,内供观音、韦驮、地藏王菩萨。
平王寺效果图
佛事活动
每年农历二月三十日,是平王菩萨生日。这个民间庆典也是平王庙会最热闹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并要做三天三夜的戏。每逢庙会期间,信徒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人山人海,香火缭绕,热闹非凡。
僧众风采
2015年,由余杭区佛教协会委派,在鸬鸟镇各级领导及村委的支持下,请定弘法师住持本寺,重振庙风,鼎力修缮。
在定弘法师的引领之下,平王寺僧众们过着规律而充实的生活,展现出令人赞叹的勤奋、自律与慈悲。以宣扬佛法为己任,讲经布道。若有香客前来请教,他们会耐心倾听,给予温和而智慧的开解。遇到需要帮助的贫苦之人,僧众们也会慷慨地伸出援手,提供食物和住所。
在这日复一日的修行中,僧众们以勤奋、自律和慈悲,践行着佛法的真谛。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着不平凡的修行篇章,成为世人心灵的指引和慰藉。
未来展望
多年来,平王寺承蒙当地村民及十方信徒的慷慨资助,现已新建了大雄宝殿,其他建筑也在规划重建之中。
目前,本寺香火鼎盛,规制井然。在致力于重建古刹的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培养信徒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引导佛教思想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为弘扬佛教文化,为当地文化及经济建设做为佛教寺院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