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财经
娱乐
汽车
游戏
文化
援藏
镜界
健康
优选
法制
守艺中华
国防军事
更多
佛学
酒业
文史
古诗词
人物
解梦
生活
地方频道
河南
湖北
陕西
山东
西藏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登录
注册
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佛学首页
资讯报道
学术观点
佛学常识
佛教故事
专题
学术观点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深意
作为开辟禅宗新局面的一代宗师,百丈禅师不仅创立禅门清规,倡导农禅并举,还亲自以身示范,毫不懈怠。《五灯会元》中记载:
2月08日 01:15
《心经》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心”的经典
般若,是如实认知一切事物与本源的智慧,是能够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般若为智行,实行般若,可以彻底照破无明烦恼的愚痴暗蔽,成就佛知佛见。
2月07日 00:37
宋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汉语系佛教的主流派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虽然形成许多宗派,各自具有自成系统的教义,但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系统,不少学僧兼奉信两种宗派以上的教义。
2月05日 21:55
敦煌《观音经》写经与变相题记中的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为中国儒家最根本的文化传统,经由历代帝王之提倡,遍及官方及民间莫不以“孝道”为人伦之首。
2月02日 22:31
禅诗欣赏——回头日望家山远 满目空云带夕阳
“滚滚红尘世路长”,禅师首先慨叹世人:滚滚红尘古路上,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呢?什么才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呢?“不知何事走他乡”,世味正浓之人似乎没有生命的目标和精神的理想,他们不知来世间所为何事,更不知为什么随波漂流、到处流浪。“他乡”譬喻心外的五欲六尘的世界。
2月02日 13:07
美在云冈 | 品味融合
若要选择一个地方,能真切感受到千年前艺术相遇交流的盛况,我会在云冈石窟驻足;若要圈定一个时空,能欣喜聆听历史上民族欢聚团圆的长歌,我会在云冈石窟停留。悠悠武州川水,巧工灵佛飞天,在记录,在讲述,在重现,那一幕幕,集纳天南地北繁华,写满东西交流融合故事,灿烂得入目入心。
2月01日 00:54
《物不迁论》“必求静于诸动”的不二观
《肇论·物不迁论》云,“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讲述了动静二者相即不二的关系。所谓动,是世俗谛上的运动去来;所谓静,是胜义谛上无有运动去来。
1月31日 11:18
早期佛教经典中的菩萨思想
“菩萨”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阶位及修道身份,其概念经历了系列的演变与延伸,在佛教不同的典籍之中,对于菩萨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本文作者即以《阿含经》及南传《尼柯耶》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于早期佛教经典中的菩萨思想进行了论述。
1月30日 11:40
禅诗欣赏——未到无为岸 空怜不系舟
“无为岸”即真如佛性便是参禅的目标,达不到这一境界便会一生飘然无着。要抵达这一至境,其实最自然轻易不过,你只要琢磨透那东山白云“岁晚尚悠悠”的轻灵高致的意态,就水到渠成了。
1月28日 20:24
寺院的春节
佛法里面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所以在过春节,在整个世俗的社会大家都很喜庆的时候,修行人要修这个六念法门,不能忘记三宝的恩德,不能忘记祖师的恩德。
1月27日 19:31
《鱼篮宝卷》简说
明正德四年(1509),《五部六册》中列有包括《香山宝卷》在内的14种宝卷,此后作为民间宗教教派经典的宝卷便大量涌现。至万历、崇祯年间,形成宝卷刊行高峰。
1月19日 15:55
灵玉鸿猷|觉醒大和尚癸卯新春寄语
“卯”的本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在《说文解字》中,“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此时春阳渐盛,万物萌茂,代表生机萌动之意。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5点至7时,从天将破晓,到旭日初升,万物苏醒。
1月18日 17:45
《香山宝卷》简说
宋代俗讲、变文受明令禁止。艺人模仿僧道讲唱佛道经典的故事和因果报应之类,这类“讲经”“说因缘”的手本后来演变成宝卷。
1月17日 15:57
明清观音传说和文学创作
明清时期,随着随着佛教衰落,佛教艺术成就总体上已不再显著,优秀作品也不多。佛教造像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至2世纪间,南北朝时期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到了唐代,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巅峰;而元明清时期是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衰落时期和西藏佛教造像艺术的兴盛时期。
1月16日 10:09
汤用彤:略谈《音义》的用处
《音义》一类的书是在我国汉文漫长岁月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专门解释重要典籍的字的声音、训诂和写法等,在儒书、道书和佛书中都有之。现举两例说明《音义》的用处。
1月12日 23:47
魏晋南北朝观音信仰之流传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政权交替,篡弑频繁,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佛教观音信仰恰于此时传入中土,百姓乃寄心于观音信仰的力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决现实中的苦难。
1月11日 22:32
当代华严学术研究著作
中国社科院魏道儒教授著《中国华严宗通史》一书,是目前学术界第一部研究中国华严宗兴起与流变历程的专著,填补了学术界有关华严宗通史专题研究的空白,系统介绍自东汉末年迄清代中叶,其间约1500年的中国华严宗的发展历史轨迹,是一部有关华严宗发展的准确“时间地图”。
1月10日 20:22
四大高僧对华严的理解
四大高僧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过华严学,对于华严教理教义的运用,则各有偏重,在理解上也互有差别。
1月10日 00:09
从佛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春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中国各地的节日氛围也越来越浓,人们都买好了年货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1月09日 01:29
明代《建州弘释录》简介
《建州弘释录》,二卷,明·永觉元贤禅师集,成书于崇祯二年(1629)。建州(州治约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建瓯、浦城等地),旧为八闽之一,为永觉元贤禅师的出生地,“弘释录”,即记录能弘扬释氏之道的禅者。此作所记为生活在建州地区的佛教禅宗人物的事迹与机缘等,为地方性禅宗灯录著作。本书现收于《卍新纂续藏经》第86册,《禅宗全书》第16册等。
1月06日 00:00
1
2
3
4
...
下页
尾页
共
21
页
热门视频
梵音灵应,遇见心中的观世音!
少林寺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观音圣迹访遗踪,到此顿消尘俗虑
我在灵隐做志工
恭迎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山僧清修自庄严 古佛今日又重光
专题
更多
农历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农历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圣诞
农历九月廿九 药师佛圣诞
佛学常识
更多
1
佛菩萨的手印都有什么“暗示”?
2
什么是善知识?
3
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4
广结善缘的六种方式
5
是“山门”还是“三门”?
6
佛教中的二十四诸天
7
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8
不侵常住
9
新年到寺院,要注意这“五重”与“五轻”
10
什么是通教?
各地寺院
更多
【狮峰寺】
【佛光寺】
【雪窦寺】
【径山寺】
【灵岩山馆娃宫】
【天池禅寺】
【云岩寺】
【栖圣寺】
【万福寺】
【灵隐寺】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国清讲寺】
【华峰寺】
【寒山寺】
【资圣禅寺】
精彩推荐
庐山东林寺深切缅怀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深意
佛菩萨的手印都有什么“暗示”?
高僧行迹丨济癫僧传(四)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
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
jubao@china.com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
@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