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普读物上说;人类意识产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是:①人脑 ②实践 ③客观存在。佛学认为意识产生三个必备条件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第八识如来藏。比如眼睛看见物体产生的眼识,要具足九种缘,缺一不可,需要根緣、境緣、空緣、明緣、作意、種子依、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根緣是指眼根,根本依緣指的就是如来藏。耳识、鼻识等除了外缘不同之外,不变的是如来藏这个根本。
什么是宇宙,什么是意识?至今科学界仍无法回答的两大难题。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无法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工智能越往前发展越会与佛学智慧交织融合,从佛学宝库中获取营养。假如依照佛学理论制定一个开发人工智能的数学模型,找出未来的智能有着哪些必然性因素,不失为一个创新之路捷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突破口。至少可以避免一些重大误区,比如耗资亿万希望通过破译人类基因DNA结构治疗癌症或者长生不老之类,因为人类疾病的遗传主要是来自如来藏中涵藏的业力种子而非父母基因遗传。让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和情感,莫非也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人工智能是建立在人类对生命认识的已有信息基础之上,而这恰恰是一个短板,也就是说,人类至今仍未能够回答诸如“生命从何而来”“人死之后又没有来世”。
机器人是否能够拥有人类的意识,全球科学界多年来一直争执不休。只要“因缘和合”,意识心可以幻化演进无穷无尽,就像齐天大圣孙悟空无所不能,所以又名“心猿意马”。佛家唯识学讲的意识活动以前一度被视为神秘,难有理论可以支撑,这下好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出来的效果让我们亲眼目睹,刚好可以反过来证明佛学没错。
其实许多科学家都意识到,意识的产生是不依赖大脑的,就是说意识不是大脑生成的,它只是经大脑传递到四肢。相信意识是来自灵魂的,是造物主或者“神”在最初创造的时候就直接注入生命体的,用达尔文的话说,是造物主注入其中的。人类在研究神经、意识传递时有很多可喜的发现,但是一旦上升到意识的产生时就一筹莫展,因为这触及到了“第一推动力”的问题了,这不是用人类思维和科学实验能够解决的。所以,意识传递的生物学基础是大脑神经(佛学称之为胜义根),但是产生的基础是如来藏。
既然如来藏与生俱来的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体中(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那么生命中自然就会普遍存在意识,只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不同(例如人同分与狗同分不同),我们人类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接受其他物种意识的传递。
意识的三个特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大意是意识是“缘起”的,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是有生有灭的暂时存在,不可能永恒。只要对人类有好处,佛学一向乐见其成。科技的发展已满足人类大部分需求,但对人类的高层次需求还无法解决,比如生命的存与亡、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等,这或许要在人类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才会引起更多人的注重,这时就意味着佛缘到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佛学与宗教不同,佛学与科学二者在许多方面一致,都反对迷信,都在不懈地探索生命,都希望得到真相,有了这个共同点,二者就一定有许多交汇点;科学从佛学中得到启迪,佛学通过科学得到验证。受益的是全人类——为了揭开生命之谜;生从何来?人有没有来世?“我”是谁?时间空间真的存在吗?。。。。。。。。人类已经等了五十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