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西南的白玉山,为康藏地区三个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另两个是白玉县的甘拖寺和德格县的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其金顶是按照宗教里坛城的模样修建的。
一、简介
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西南的白玉山,为康藏地区三个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另两个是白玉县的甘拖寺和德格县的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白玉寺依山而建,始于清康熙年间,有“灵鹫莲花院,人间明镜台”的美称。
清康熙14年(1675)选址。,由根绒协绕大师创建.已历12代活佛主持。寺址四周地形具有吉祥之相,故命名'吉祥尊胜菩提洲',藏语全称为'白玉朗杰绛秋林',一般称白玉寺,其中'白玉'意为'吉祥之地'。红教寺庙。
白玉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既有享誉中外、声名远播、技艺精湛的格萨尔兵器生产基地河坡民族手工艺,又有父系文化的活化石——山岩;既有康区红教最大的距今已840多年历史的举世称第二金钢座的嘎拖寺,又有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宜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自然保护区。
白玉寺所传教法是由宁玛派和帕竹葛举的玛仓支系合流而成,在显密教法上和宁玛派的其他教法都不同。寺主以转世相承,称为葛玛阳赛,历代寺主都去德格的葛玛葛举司徒的主寺——八蚌寺受戒。
二、建筑
白玉寺的金顶是按照宗教里坛城的模样修建的。上面一共三层。底层是莲花生,中层是四壁观音,三层是释迦牟尼。宗教文化,藏族的建筑绘画,就会接触到这个名词——坛城。坛城,藏文“接额阔”,“接额”是中央,“阔”是周围。于是,坛城是佛菩萨的净土,是周围本尊和周围眷属的法座和居所。在显教中称为净土,在密宗里则称为坛城。在藏传佛教中,坛城无处不在,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圆形循环,无始无终。
白玉寺1980年开放后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寺院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造型精美,雄伟壮观。主要建筑有经堂七座,佛殿三座,灵塔三座,大型转经房八座及僧舍等,有僧众千余人。大经堂可容纳2000多僧人同时打坐诵经;小经堂专用于讲经,静闭修炼、辩经、历算、医学等。佛殿内供奉有莲花生大师、贡保、阿尼玛卿、年保玉则等神像。佛殿墙壁上有热贡艺人技艺精湛高超的壁画。灵塔分别为活佛白玉乔智、高僧阿贡堪保、东玉堪保之灵塔,以白玉乔智活佛灵塔最为瑰丽壮观:塔高5米,底方3米,灵塔主体由铜片构成,四周镶银贴金,饰有珊瑚、玛瑙,嵌右旋白螺一枚,塔上方一银制佛龛,内藏佛牙一枚,装饰极其华丽。
白玉寺每年举行佛事活动八次,其规模与场面以藏历3月1日一3月10日的“白玉十日”为最,有晒大佛、跳欠、演藏戏等活动,届时有青海、川西、甘南藏区群众及游客聚集,场面宏大、庄严、隆重而热烈。白玉县的林产资源很丰富,但由于到白玉地区的旅客较少,因此除白玉寺外的景点均需包车前往,甘孜到白玉的路况较差,途经的山体经常有滑坡发生,进入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抬头就可以看见,白玉寺金顶闪耀。白玉寺位于县城北处的半山坡上,红教寺庙。清康熙十四年(1675),由根绒协绕大师创建。白玉寺全名意即“吉祥盛尊胜菩提法殿”。传说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在芳香树下传法。清乾隆年间,第4代主寺呷马扎西活佛奉诏进京,被授予帝师称号,寺院因此名声大振。终于接近白玉寺的金顶。传说,在登上金顶的石梯下面的这块山石,就曾有某位法力高神的神仙驾驭着卸风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