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专题 > 佛欢喜 >

八法与自赞:佛欢喜日义之省思

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又称为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这是什么原因,其意义又何在?

佛制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共三个月为期九十天;在这期间,僧众不得外出行化,必须聚集一处,专心修道,严持戒律,清净其行,名为“结夏安居”。“结”是结制;“夏”是夏天;“安”是安定;“居”是居住。而佛为什么要定立“结夏安居”的制度?

因为通常佛弟子们用功修行,多在山边、林下、或水边、冢边,沉思冥想,静观入定;由于印度夏季,雨水特别多,经常会洪水泛滥,因此佛陀慈悲为弟子们安全办道起见,特结制一处聚集修行,渡过夏天。同时,印度夏天潮湿,是蛇、虫、鼠、蚁繁殖的季节,为避免蛇虫的侵损、伤害,并防止外出举步行走时,伤及一切众生,故必须禁足,结夏安居。

而最重要的是,结夏期间,共有九十日,弟子们可聚集一处,专心办道,同修共勉,互相策励,则道业较容易成就。

结夏九十日期的最后一天,僧众必须举行自恣法,即先自我检讨身、口、意三业,在结夏期中是否犯过?其次再请其它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在见、闻、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令于大众中自我反省及接受僧众的检举,以发露忏悔,改过自新,回复清净,名为“僧自恣法”。所以这一天又叫做“僧自恣日”。

自恣法完毕后,解散结夏安居的聚集,僧众们就可回到自己平常所喜欢的水边或林下等地方,去继续修行,不受限制,所以叫做“解夏”。

但为什么佛在这一天会特别欢喜?乃因佛出世间的本怀,无非为弘法利生,故所作的一切,都是希望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的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其出世本怀,所以佛就欢喜。

由于僧自恣日是佛陀在世时制定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基本保持其中的内涵与意义;可以说是全体僧侣的节日,而且大体上由三大语系继承。这个节日,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以僧人的自我完善、僧团和合为宗旨。因为佛教的信仰,是依佛、法、僧三宝为核心,如果没有僧团,佛教就缺乏载体,佛法的实践就无法落实;所谓“毗尼住世,佛法住世”,戒律的落实执行,对佛教而言,其意义是如此的重大!

因此,僧自恣日有别于其它的佛教节日,最能代表佛教的宗旨与本义,突显世尊的智慧与慈悲,佛陀制戒精神与构建和合僧团的意趣。

“自恣”不是简单的一种仪式,而是修学层次的进一步升华;是心灵的洗涤,是僧团的净化。如《四分律行事钞》卷上对“自恣”一词的解释云:

然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

故《摩得伽》云:何故令自恣?使诸比丘不孤独故、各各忆罪发露悔过故、以苦言调伏得清净故、自意喜悦无罪故也,所以制在夏未者。若论夏初创集,将同期欵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相举发,恐成怨诤。递相讼及废道乱业,故制在夏未者。以三月策修同住进业时竟,云别各随方诣。必有恶业,自不独宣,障道过深,义无覆隐,故须请诲,良有兹焉。故律听安居竟自恣。《毘尼母》云:九十日中坚持戒律及修诸善皆不毁失,行成皎洁,故安居竟自恣。此是自言恣他举罪,非谓自恣为恶。此虽相显,有无知者滥行。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佛陀把自恣安排在夏末的原因,目的就是更好地完善僧团制度,令之和合清净。自恣的意義,就是巩固三月期间“所修诸善皆不毁失,行成皎洁”──一方面借助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是希望得到同修们的帮忙,互相鼓励、策发,在道业上走得更长更远。因此通过自恣的方法,许多比丘皆得圣果。故说自恣日为佛欢喜日,由于僧人的戒行清净,得成道果,是十方诸佛所希望看到的。

1234...全文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佛学文化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