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楼宇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1)“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精舍中止,晨早整服,呼语阿难,汝请诸明士、除恶众及无著履迹等来,今当有上问异要。于是阿难受敕,应时遍宣如来教于四辈人。……诸来明士在会坐者,率皆妙行清心口净,……有明士名无秽王,次复名光景尊,……次复名观音。如是众名,各各别异。”(《成具光明定意经》)据传《心经》最早有三国时吴支谦的译本,则亦早于《法华经》的译出,然此译本亡佚已久。不过鸠摩罗什也译有《心经》,起首即称“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其译出时间与《妙法莲华经》不会相去很远。

(2)考现存史料,在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之后,社会上即流传出许多关于观世音信仰的应验故事。如史载东晋简文、孝武帝时人谢敷,编集有《观世音应验记》一书,该书今虽已不存,然在南北朝人的志怪小说中多有引述。《正法华经》中观世音译为“光世音”。又,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所录经目中,当时也有单本别行的《光世音经》。

(3)智顗说,灌顶记:《观音玄义》卷下。

(4)关于《楞严经》的真伪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因与本文主题无关,不拟在此多说。吕澂先生撰有《楞严百伪》一文,载《中国哲学》第二辑?,可供参考。

(5)按,此处所引为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卷六十八之文。《六十华严》卷五十二,《四十华严》卷十六中所载内容与此完全相同,文字则稍有不同。

(6)这些观世音信仰应验故事,分散在晋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志怪小说和僧传等著作中,流传至今的大约还有六十余则。如清弘赞编的《观音慈林集》中,即收有东晋南北朝时期僧俗信众观音信仰应验故事六十一则,可资参考。

(7)见王重民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主编《敦煌遗书最新目录》:P.2680和P.3570。

(8)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唐伽梵达摩译)中观世音说:“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9)此据玄奘译本。《心经》译本甚多,然无论是大本还是小本,以及其中名数译文多有不同,而经文主体部分的基本思想则都是相同的。

(10)如《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一卷,不空译)中说:“金刚手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臂,双膝著地,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足,白观自在菩萨言:圣者住大悲解脱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恼,与世出世利益安乐。”

(11)《请观音经》的全名是《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东晋难提译。

(12)此经译本很多,这里引的是唐菩提流志译本。

(13)此经译本很多,这里引的是唐玄奘译本。

(14)唐伽梵达摩译。

(15)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就说:“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

(16)如《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中,佛为授记说:“观世音菩萨次阿弥陀后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原刊:《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责任编辑:隆慈)

专题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

佛欢喜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2018年8月23日(周四),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观音菩萨以大悲救度为主要的德行,但是蕴藏于大悲之后的,乃是无边的大智,所以在中国佛教界最为流行的《般若心经》,即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最好的表现。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普萨圣诞

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纪念日。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