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学常识 >

佛教道场为何称为“寺院”?

大家都知道,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那么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呢?

”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而通称为“寺”。在寺中往往又根据弘扬法门的不同,有禅寺、讲寺、教寺等分别,但总以寺为名。

所谓“”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在杭州大家比较熟悉的上天竺就曾以“观音看经院”为名。因此,后世多将佛教的道场合称为“寺院”

其实,除了寺、院,佛教道场还有很多其他名称。佛陀住世时,最初称寺院为“精舍”,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祇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

另一方面,寺院具有弘传佛法的功能,佛陀住世时讲经说法的地方称为“讲堂”。讲堂本为寺院的建筑物之一,犹如今之教室,佛世时园精舍便有七十二间讲堂,可见广建讲堂本为佛陀所倡导,后世则直接指称寺院为讲堂,讲堂遂为寺院的别称之一。

寺院也是修行佛道的所在,因此又称“道场”,隋朝时炀帝曾经下诏,明令天下的寺院改称“道场”,并将宫中举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称“内寺”。

寺院又称“招提”,源于北魏太武帝于始光元年(424)造立伽蓝,称为“招提”,意为四方僧房,也就是指自十方来集的各方僧众均可止宿的客舍;后来称僧团所共有之物,可供大众共同使用者为“招提僧物”,或“十方僧物”。又有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的,后来渐转为专指高塔而言。

也有称为“”者,这源于一般均有于佛堂前立刹的风俗,故称寺院为寺刹、佛刹、梵刹、金刹或名刹。韩国至今仍沿习“刹”的称呼,例如通度刹、海印刹、松广刹等。今之僧人对语时,尊称对方之寺为“宝刹”;南宋高宗时曾将十五所禅院制为“五山十刹”,杭州的径山、灵隐、净慈皆名列禅院五山。

此外,依《祇园图经》之说,寺又名净住舍、法同舍、出世间舍、清净无极园、金刚净刹、寂灭道场、远离恶处、亲近善处等;现代则又称会馆、学舍、莲社、念佛会、居士林、禅净中心、布教所等。

禅宗道场也称为“丛林”,指僧众和合居住一处,犹如树木聚集而不乱生长,表其有规矩法度。丛林如大冶洪炉,是陶冶僧格,修学办道的修炼所,因此古时又有“选佛场”之称,如庞居士的那首著名的偈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在古代社会,由于寺院十分重视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所以也发挥了一些类似学校的作用。可见,寺院不仅是信众信仰的中心,也是民族习惯、风俗的凝聚处,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重镇。




来源:灵隐寺

(责任编辑:印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