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夺目的文学形式——唐诗宋词也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宋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重要时期,生活在宋代的文人墨客也因此受到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少时的陆游因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其诗歌文集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然而,以报国为念而又壮志难酬的他,经常接触佛教,思想上也受到佛教影响。青年时,陆游曾多与名僧、禅师往来;晚年时,更有“身似头陀不出家”的诗句。
陆游于淳熙十五年(1188)冬到临安(今杭州),淳熙十六年冬(1189)被弹劾、罢官,后返回故里山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直到嘉泰二年(1202),陆游被再次启用,来到临安。这期间,他与驻锡杭州灵隐寺的松源崇岳禅师(以下称松源禅师)往来密切、友谊深厚。松源禅师是庆元三年(1197)入住灵隐寺,在灵隐寺住持六年,嘉泰二年八月四日圆寂。从陆游的家乡山阴到临安,路途并不遥远,陆游与松源禅师的交谊就是在松源禅师住持灵隐寺之时。
《南宋元明僧宝传》中记载:松源禅师“以心学无闻语,接陆游枢密。游得证后,隐镜湖,自称放翁”。松源禅师圆寂时,适逢陆游再次被启用到临安,松源禅师的僧徒请陆游作《塔铭》,陆游怀着对禅师的钦佩之情,执笔写下了禅师的生平事迹。
陆游早年接触佛教,不仅仅接受其义理,也亲身体验修习的过程,久而久之,佛教文化已经融入到陆游的日常生活之中。早在绍兴二十四年(1155年),陆游作《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诗中便用“面壁”等佛教典故来表达思绪。此类早期作品,蕴涵的佛理还较为肤浅,而蛰居山阴与松源禅师交谊后,陆游对禅理、禅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临济禅的禅思更深层次地浸润了陆游的思想。
松源禅师的机锋使陆游在心性上有所开悟。《佛法金汤编》(卷十五,明代,心泰编) 记载:“(陆游)尝问松源崇岳禅师云:‘心传之学可得闻乎?’师云:‘既是心传,岂从闻得?’公领解,献偈曰:几度驱车入帝城,逢僧一例眼双青。今朝始觉禅家别,说有谈空要眼听。” 禅师所倡导的“顿悟”“心传”“任性”禅观,被陆游演化为浓郁的诗境和诗情表现在诗歌的创作中,开拓出了新的表现领域和新的意境。
陆游在《不睡》中写“虚窗忽报东方白,且复翻经绣佛前”,可见陆游受佛教思想影响之深远。他在《庵中夜兴》中写道:“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禅宗将《维摩诘经》作为宗经之一,陆游开篇即说“示疾维摩无侍者”,意思是说,在这纷扰的世事中,现实的苦难让人充满烦恼,因此要像维摩诘那样心无挂碍。这既是示人,也是自慰。
陆游晚年隐居山阴,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提到入寺、见僧。如《野寺》:“闲行入野寺,僧饭鼓其镗。”朱熹称赞陆游的诗“语义超然”,这超然的韵味实际上就是陆游把禅意与诗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禅语和心灵境界、人生感受结合起来,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形成泯合物我、淡中有味的“深远”“曲折”的意蕴。
陆游诗歌创作的成就,展示了南宋时期僧俗交流的一面,更成为杭州灵隐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文2020年4月14日刊载于《中国民族报》)
来源: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