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山”是一文化地理概念,其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本文即通过对古代史志及佛教文献中经常出现的“灵隐山”一语作简略疏理考证,探讨其地理范围、文化内涵,阐述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以期为当今灵隐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灵隐山”的地理范围
杭州灵隐山,原名武林山,山名在汉代就已有之。根据《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杭州古称钱(泉)唐,秦始皇时即置泉塘县。武林山又作虎林山,相传唐时因避太祖李虎讳而改名。
那么,武林山何时又称作灵隐山?据钟毓龙所编、成书于民国时期的《说杭州》(上),“始皇所置之县,在武林山。晋以后谓之灵隐山。南临武林水,亦谓之灵隐浦。”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浙)江水》:“浙江又东径灵隐山,山在四山之中……山下有钱唐故县,浙江径其南。”又成书于北宋初期的类书《太平御览》卷一七〇《杭州》引刘道真(一作刘真道,南朝宋钱塘县令)《钱唐记》中说:“昔县境逼近江流,县在灵隐山下,至今基址犹存。”可见,汉晋时所置钱唐县,县治即在灵隐山下。
那么,灵隐山(武林山)的具体范围含盖什么地方?有学者研究认为,“灵隐山”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灵隐山就是指飞来峰;而广义灵隐山则“包括北高峰、飞来峰、莲花峰、鸡笼山附近诸山在内,也即泛指北高峰至南高峰两山间以西,到西湖一带诸山”(林华东《钱唐故址位置新考——兼论西部都尉治和西湖的形成》)。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如南宋《淳佑临安志》卷八《城西诸山》引《祥符图经》说:武林山“在县西十五里,高九十二丈,周回山十二里,又名曰灵隐山”,山上有飞来、白猿、稽留、月桂、莲花五峰;宋元之际的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五也说:武林山“又名灵隐山,又曰灵苑山,又曰仙居山,有五峰”。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灵隐山”从一开始就含盖了包括包括飞来峰在内的北山“五峰”。上述狭义的“灵隐山”说法似不能成立,灵隐山就是指上述所谓的“广义灵隐山”,亦即是杭州西湖北部灵隐、天竺一带诸峰的总称。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来说,本文所谓的“灵隐山”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若干“山峰”。除上述武林山诸峰以外,诸峰之间的山川、谷地等,也应当属于“灵隐山”的地理范围。如就历史上灵隐寺所属的范围来说,比现在寺院范围要大得多,明人曾称“自横冲桥(洪春桥)至九里松,旧皆灵隐之所属也。”(明·陈绍英《灵隐放生记》)
(未完待续。本文作者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张家成,原题为《灵隐山:东南第一山》,载于《狮子吼》第二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