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第一个使南岳佛教走上中国化之路的人是谁?这位祖师功不可没

如《佛藏经》中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面垢,面像不现。是故行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是故经言法师,父母所生清净常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因此说神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偈子,若从勤修禅定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和上面所引慧思的话甚为一致。所以“渐修”之道始终延续了下来。

慧能《坛经》中有一首偈子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

信永不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所谓“三身”就是清净法身、

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清净法身就是真如佛性,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则是修行者的智慧和行为,其可以直接变化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四智的。这一“转识成智”的过程是豁然开悟的刹那,而不是整日口说菩提却心在身外的呆念。这就是六祖所强调的“一切不立,顿悟顿修”。慧能所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则是对于慧思“定慧双开”思想的进一步承续和发展。

·慧思大师谈“心”

慧思大师提倡定慧双修、止观并运,也就是说除注重禅法之外,还要重视佛教的义理。下面,将着重论述慧思大师有关“心”在禅定修为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和人生价值。

大师认为修习禅定则为学佛的基础。他说:“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脱、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婆罗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愿、四无量心、如意神通、四摄法,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俱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以十力道种智说法度众生。一切种智者名为佛眼,亦名现一切色身三昧。上作一切佛身、诸菩萨身、辟支佛身、阿罗汉身、诸天王身、转轮圣帝诸小王身,下作三途六趣众生作身。如是一切佛身,一切众生身,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婆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顛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

就是说只有先入禅定,以佛无量神通之佛法,观察并对治众生之根性差别,使众生得以普度。

若欲断除烦恼,先以入禅守定来动摇之,然后方能以般若智慧拔除之。当然,坐禅的关键还要不断观照自性清净心。

大师说:“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以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

慧思大师念念不忘的是自性清净心,因为自性清净心即是佛性,并且是成佛的根本所在。因此,他把观察身本即自性清净心作为坐禅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功夫。其云:“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

净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以无别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也就是说“止”即禅定可以使得不在心外觅佛,熄灭妄心妄念,住心于内,荡涤情识,尽扫贪嗔痴。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