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文】
有生而悟无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属凡夫,而因生无生,故云即凡成圣。就路还家,潜超密度,难思难议,故云通玄。倏尔转移,如平地升仙,白衣骤贵,故云换骨。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
莲祖于此疏文,精辟阐释“事相宛然往生”与“体性契证无生”之性相体用关系。昔天衣怀禅师开示净土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由此二句可开出四句料简:一者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夺境不夺人);二者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夺人不夺境);三者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人境俱夺);四者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人境俱不夺)。以此四料简彰显生与无生遮照体用之玄义。
天衣怀禅师进而又以四句譬喻,晓明“生而无生”之偈义:“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省庵大师曾注释此喻云:净业行人五阴身心,喻之为“雁”。现前念佛之心,本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喻之以“长空”。这一期业报身,不久即灭,故称为“过”。幻质虽有生灭,念性元无生灭,故名“雁过长空”。西方清凉国土,离诸热恼,故名“寒水”。此方念佛,彼土宝池莲华开敷,精勤与懈惰才分,莲华荣枯顿然别异,故曰“影沉”。此土五阴灭,彼土莲华生,文成印坏,曾无前后。此“雁过长空,影沉寒水”上二句,可喻显“生则决定生”之句义。
又下二句:“雁绝遗踪之意”,此喻明众生不往。“水无留影之心”,此喻明诸佛不来。何以故?若有去者,即有程途;有程途,即有时分。云何此土灭彼刹生,间不容发。又若有来者,即有足迹;有足迹,则此有彼无,不能周遍。云何十方应现,接引同时。当知法性如是,非有非无。西方实有行人化生之身,但求其往生之相,本不可得,故言不去不来。此二句喻显“去则实不去”之句义。此四句喻,理事圆融,性相不二,生佛感应,妙德难思。
净土法门“指方立相”之善巧施设,意在导引一切众生信愿称名,感蒙佛力,入净土之有,得实相之空。业力凡夫因往生而契证无生法忍,成为阿鞞跋致菩萨,故云“即凡成圣”。起初一念无明妄动,旷劫轮回,最后是一念相应,得阿弥陀佛愿力光明摄受,回归极乐故乡,领略自性本地风光。颛蒙念佛,暗合道妙,巧入无生,顿然度越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苦海,安享大涅槃之常乐我净,是谓“就路还家”。
念佛法门至简至易,所得果报又究竟圆满,一超直入如来地,可谓“通玄秘诀,换骨神丹”。通玄,意谓一心念佛,捷登胜乐国妙峰山顶,直踏毗卢遮那顶上行,领略劫外风光。向上一着,不可思不可议。我等凡夫,但凭六字臻此玄境,故云六字洪名,乃入大涅槃城之秘诀。
又我等众生,信愿念佛,全摄佛功德为己功德,香光庄严。为诠显念佛往生,转凡成圣速度之快,莲祖于此援引二则典故用作阐明。一者“平地升仙”。东晋许真君(许逊)获传《三清法要》,修仙功深,不仅自己羽化能自在升天,同时举家四十二口以及鸡犬,拔宅上升而去。(转引自《太平广记》卷十四)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者也。二者“白衣骤贵”。虞舜原是一介躬耕(山东)历山的农夫,由于纯孝之德为唐尧所信任,禅让天下于他,一个农夫骤然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以此二则典故,喻指六字洪名如换骨神丹,能令业力凡夫当生往生极乐,圆成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