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胜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宋,毁于战火,元至元年间重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3座建筑。2001年6月25日,慈胜寺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为五代时创建,历代又多次重修的古建筑群。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其後的延寿殿、毗卢殿已无存。该寺山门原名金刚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单檐悬山顶,上覆灰瓦。正脊与垂脊皆用黄绿色琉璃。整个山门造型和建筑结构系後人按照元制仿造,显得古朴大方。.
人文历史
河南省温县城西二十二公里的番田镇大吴村,是温县、孟县、沁阳三县交界地带,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庄。通往大吴村的路两旁簇拥著无边的青纱帐,青翠的玉米棒结结实实地长在玉米秆的「腰」间,暗红色的高粱穗随风轻盈地摇曳。那段柏油路是三十多年前修的,路面坑坑洼洼,大坑小坑连成了片。
在焦作丰饶的黄(河)、沁(水)冲积平原上,这是个最寻常不过的村庄。但这个小村庄有一座千年古刹--慈胜寺,走进这座古建筑,让人恍然走进了大吴村的前世,也让人不能不感叹河南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
慈胜寺,为五代时创建,历代又多次重修的古建筑群。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其後的延寿殿、毗卢殿已无存。
元代繁华「隐」小村在外行人看来,慈胜寺实在是个不起眼的寺院。这座寺院既没有青山拱卫、绿水环绕,更未处於繁华都市。
虽然有人称慈胜寺「前临黄河,後有太行作屏,隔河与古代著名的关隘虎牢关相望。远处邙山,历历在目,景色优美如画,清幽异常」,但看著眼前的温县番田镇大吴村慈胜寺,仅是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落,离黄河几十里远,太行山就更看不见了。
慈胜寺不起眼,还在於这座古寺如今只有三座建筑,规模也称不上宏大,并且其中的一座还是十多年前重建的。但这座古寺肯定有不寻常的地方,那麽多名满天下的寺院都不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小村中的慈胜寺却赫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会是没有来历的。
据慈胜寺文管所所长谢公社介绍,慈胜寺之所以能成为「国保」,是因为有三件「宝贝」∶两座元代佛殿和一座後晋石经幢。慈胜寺现存的两座古建筑,是严格按照元代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则建造的。可以说,这是令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感慨不已的元代繁华为数不多的遗存,它固化了元代高超的建筑艺术。
该寺山门原名金刚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单檐悬山顶,上覆灰瓦。正脊与垂脊皆用黄绿色琉璃。整个山门造型和建筑结构系後人按照元制仿造,显得古朴大方。
天王殿也叫「无梁殿」,是一座有著很多明代重修痕迹的元代建筑。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上覆绿色琉璃瓦,不少还是元代建筑构件。殿内西壁现存元代所绘「四大天王」壁画,那彩色人物画保存完整,四大天王皆高两米左右,各执不同兵器,线条粗犷豪放,肌肉节节隆起,强壮有力。他们衣饰迎风飘卷,目光炯炯,栩栩如生,似有脱壁而出的生动。据专家评价,其绘画手法达到了纯熟地步,是罕见的元代壁画珍品,是研究元代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之所以叫「无梁殿」,是因为这个建筑未使用大梁,巧妙地利用斗拱、枋、榫铆相连,将屋顶的重量传到中柱上,极其稳固,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中原地区充分利用力学原理的一座典型建筑。很多大学的古建教材上,都把这座建筑当作范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