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各地寺院 > 正文

慈胜寺

大雄宝殿,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结构精巧,四翼角向上反翘,酷似大鹏展翅,造型庄重优美。殿内前墙与东西壁,尚存有人物、楼阁、城廓、山水、树木、花卉等彩色壁画,表现了元代民间画风;内檐的拱眼壁间,皆有彩绘坐佛,结跏趺坐於云层中,其後有项光与背光,可能是明代重修时所绘。这大雄宝殿是「原汁原味」的元代建筑,没有任何修补的痕迹,杜先洲、祁英涛等著名古建专家来看的时候击节赞赏,认为是中原地区「结构最纯正的元代建筑」。大殿前门额上方有「风」字形牌匾,上书「大雄之殿」四个字,笔力刚劲,落款为「大元至元五年(一三○四年)」,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现存寺院牌匾中时代最早的。

慈胜寺现存的建筑是元代的,但其实创建於更久远的年代。宋代末年的一场战火曾将这座寺院化为废墟,元代只是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那麽这座古刹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什麽年代?慈胜寺现存的碑记为人们提供了线索。

石经幢上「五代史」慈胜寺大雄殿前古碑罗列,斑驳的石碑上有些模糊的字迹,显示著岁月的痕迹。仔细端详,可看到明嘉靖四年的《重修慈胜寺大雄殿记》、清顺治六年的《重修毗庐殿碑记》等等。

明代的石碑记载∶「慈胜寺,温之古刹地,肇自五代,历宋、元,...入国朝香火始盛。宫殿森然,其大雄藏尤为奇绝..」清乾隆十九年的《重修延寿殿毗庐殿碑记》则云∶「邑(温县)西四十里大吴村,寺名慈胜,规模宏大,殿宇深广,前天王金刚,中大雄殿,後毗庐,其最後曰延寿殿。晋天福二年奉敕创建,嗣後,郑王一修於弘治,庐江王再修於万历..」这则碑记让我们知道,古代的慈胜寺远比现在大,建筑物也远比现在多。

大雄宝殿右侧,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雕刻精美的石头摞成一个形状特别的东西,五六米高,像塔又不是塔,这是五代後晋天福二年(九三七)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经幢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是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竖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中国经幢多为石质,大的有数丈高,小的尺把高。唐宋间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也叫「八 碑」、「八佛头」、「宝幢」、「花幢」等。慈胜寺的这个陀罗尼经幢高五.四米,共有十七层(十七块石头)。上部为石雕的火焰、宝珠、城堡等,中部是刻著经文的八 柱,下部是浮云、须弥座、伎乐飞天等。石雕形象逼真,刻工精湛,刀法流畅,姿态华丽生动,被公认为经幢中的珍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最难得的是,十多块大小粗细不同的石块交错著垒起来,竟然非常稳当。这经幢可不是砌的,石块间没有任何东西粘连,就那麽摞在一起,不平的地方用铁片垫一下。按照落款的记载,这石经幢建於後晋天福二年(西元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是住持僧宝林及邑主吴宝等「添修」的,至今已经将近千年,其间发生过一次八级地震,其他天灾人祸难以尽知,慈胜寺其他的五代建筑全都无存,只有这个石经幢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稳稳地矗立在寺院内。

这个石经幢上保留了寺院内年代最早的文字,一般认为慈胜寺创建於後晋天福二年,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但也有人认为,既然石经幢是「添修」的,那说明寺院可能早就存在,实际兴建於唐朝贞观年间,但这种说法没有找到直接的依据。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