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可潜法师: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早期行法初探

六时礼佛的行法来源,可在《大智度论》卷十三中找到理论依据,其文云:“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礼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过去世无量劫,身口意恶业罪,于十方现在佛前忏悔,愿令灭除,不复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佛陀临圆寂前,犹对僧团谆谆教诲,要求比丘们六时行道。据文献资料记载,弥勒菩萨、婆修盘头皆曾修习六时礼佛。另在唐不空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末尾注云:“五天竺国修行大乘人,常于六时礼忏不阙。”这说明,六时礼佛在早期的印度佛教中乃是较为盛行的行法。佛教传到中国后,则由东晋道安法师最先倡导“常日六时行道”,且著有《六时礼佛文》一卷。

六时礼佛的“六时”,一般会理解为昼夜六时,即一日一夜,所谓白天三时:晨朝、日中(又称午时)、日没(又称晡时),夜间三时:初夜、中夜、后夜。池田鲁参在其论文中说:“礼佛的六时,据《国清百录•敬礼法》中所记内容,可知其就是晨朝、午时、晡时、初夜、中夜、后夜之六时。”若如此解释,六时礼佛与四时坐禅(黄昏、后夜、早晨、晡时)的时间有所重叠,六时礼佛已是一日一夜,那四时坐禅的时间怎么安排?此与上述“禅礼十时,一不可缺”的原文相违!故似有不妥。其实,昼夜六时,亦可解释为“昼夜各有六时,共十二时也”。即如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所云:“今依此国历法,凡一日一夜有十二时。”佛教中昼夜分十二时,是依《大集经》所说十二时神兽之说,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八上中云:“《大集》明十二兽在宝山中修法缘慈”,接着又详细解释了十二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丑时)三十六时兽。综上所述,此处的六时,或应指二六时中(一昼夜十二时)的六时,即十个时辰,对应一天十二时辰中除两个时辰养息外,都在坐禅礼佛中度过。

四种三昧的具体内容,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下)有详细解释,分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各有经典依据,皆从身口意三业而说修行方法,前三并有劝修内容。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依据《文殊师利所说经》和《文殊师利问经》,以九十日为一期,身常端坐,口或称名,意念法界而修止观。常行三昧,又叫佛立三昧,依据《般舟三昧经》,以九十日为一期,身常经行,口唱弥陀,意念观佛而修止观。半行半坐三昧,又分方等三昧和法华三昧,前者依据《大方等陀罗尼经》,以一七日为一期,身常行坐,口诵真言,意思秘要而修止观;后者依据《法华经》及《普贤观经》等,以三七日为一期,身修十法(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礼佛、忏悔、行道旋绕、诵法华经、思惟一实境界),口兼说默,意观实相而修止观。非行非坐三昧,又叫觉意三昧、随自意三昧,依据《大品般若经》、《请观音经》等,身仪不限,于一切时、处,历善、恶、无记事,意起即修止观。此四种三昧,即是天台僧团中别行僧的行法。若觉得共修进度缓慢,可在别场精进勤修四种三昧。但修行时期稍有不同,在立制法中,别行以三日为期,满三日后,即应归堂依众,与依堂僧同修六时礼佛、四时坐禅,即所谓“禅礼十时”。

四、小结

国清寺峻工落成之际,身为智者弟子的智越法师(后为国清寺首任住持),于仁寿元年(601)十月三日,代表天台寺众表启以谢皇太子杨广,文中说道:“常于寺内,别修斋忏,恒专禅礼,庶藉熏修。”此中的“别修斋忏,恒专禅礼”,即是上述的别场忏悔和禅礼十时(四时坐禅、六时礼佛)等行法,这也充分说明了作为中国、日本、三国天台宗共同遵奉的根本道场、天台祖庭——国清寺,在其峻工落成之初或之前,天台寺众(国清僧团)即以此行法为恒务,上下和合,奉国行道;同时亦可窥知国清僧团早期的行道方法及其内容。

四时坐禅、六时礼佛的行法,乃是智者大师生前亲自为天台僧团所确立制定、一日不可缺行的“禅礼十时”。大师灭后,登基后的隋炀帝杨广,对此亦颇为重视、极为关注,其于大业元年(605)十一月,在扬州大牙殿,敕问僧使道:“师等既是先师之寺,行道与诸处同,为当有异?”天台僧使智璪答曰:“先师之法,与诸寺有异。六时行道,四时坐禅,处别行异,道场常以行法奉为至尊。”

此行法亦可说是早期天台僧团(后为国清僧团)独特奉行、引以为傲、广受赞誉的行法。诚如圆珍(日本天台宗入唐求法僧)在《授决集》(撰于公元884年)卷下所云:“唐土天下总曰:至细修行,不如天台,以六时礼佛、四时坐禅故。”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