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慧庆法师:安徽省汉传佛教祖庭的分布与文化考量

(作者为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九华山佛协会长)

【提要】本文列举了安徽省的主要佛教祖庭及其分布地区,介绍了其历史与现实情况,并对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在当下,进一步重视这些祖庭的恢复和建设,充分发掘和利用其历史文化,对于推动佛教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传佛教 祖庭 安徽 文化

安徽省建制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合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为名。在这块土地上,特殊的佛教因缘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产生了悠久的佛教历史,造就出众多的佛教祖庭,遗留下丰厚的佛教遗产。特别是作为禅宗发源之地、地藏信仰中心,使安徽佛教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佛教各种胜缘具足,大批祖庭重光,在以文治国和建设美好安徽事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光大佛教祖庭,弘扬佛教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佛子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一、安徽佛教资源丰富,祖庭众多,在汉传佛教历史和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1、皖北和皖东南地区是佛教较早传入中国的地区。

安徽省地处南北要冲地带,连接中原和沿海,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自古就是文化活跃之地,佛教文化在这里也非常活跃。追溯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一直到西汉末期。据《后汉书》记载,汉明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分封于楚国的刘英早在后汉永平年间即在宫中祭祀黄老及“浮屠”(即佛)。当时的楚国,也即统领了现在安徽的全境。刘英所住楚国王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其信奉的佛法逐渐向皖北地区蔓延开来。据荷兰汉学家许里和研究,约在公元5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佛教已经渗入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这一数省接壤的广大区域。

不久,刘英被告犯有“企图谋逆罪”而被流放到位于江南的丹阳(今安徽宣城市),更是直接将佛教带入安徽。随同刘英一同来到江南的有上千人之众,这上千人之众的队伍是一支庞大的佛教宣传队,佛教的种子开始洒播到了安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并且生根发芽。宣城泾县城南曾有万寿寺,始建于东汉顺帝年间,这是安徽较早有文字记录的寺庙。

东汉末年,北方地区频繁暴发农民起义,军阀之间也连年发生相互征战,而此时的安徽淮北一带却相对安定,因此,大批难民向这一地区逃奔而来。在这批流民中间,有一位佛教徒名叫笮融,他利用当时掌管军队钱粮的机会,不仅建造了大量的佛寺,同时他还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铜佛。据《三国志•吴志》记载:“笮融,丹阳人……大起浮屠祠,以铜为人……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包括皖北地区,不仅有了佛教寺宇,同时也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尊佛像,正因为有了佛寺和佛像,便也有了前来举行佛事的的信众。

由于外国僧人的不断来华,更由于译经事业的不断兴盛,一些中国的佛教徒开始效法外国僧人走上出家的道路。根据历史记载,大约是在后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中国第一位出家的僧人严佛调就是安徽淮北的临淮(今安徽宿迁西北)人。在他的老师安世高的指导下,严佛调与另一位安息国的僧人安玄合译了中国最早的大乘经典之一的《法镜经》。

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进入三国时代,洛阳长安一带的居民以及僧侣大批南移,佛教的中心开始由北方而移到江南,因此促进了后来的东吴佛教的盛行。当东吴的国主孙权建立了他强大的吴国的时候,有两位从西域而来的僧人分别来到了当时吴国的都城建康。他们就是支谦和康僧会。这是两位善巧方便的僧人,他们分别利用自己独特的智慧不仅赢得了国主孙权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译经和弘法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培养了大批的佛教信众。在这期间,他们在江南不仅译出了包括《维摩诘经》、《首楞严经》在内的大批大小乘经典,而且建造了第一尊舍利塔。在此影响下,江南地带佛教大兴,大量的佛寺开始建造。安徽境内留存至今的一些古老的佛寺,差不多都是在当时建立。如今天马鞍山地区的化城寺、广济寺,全椒县的石溪寺,无为县的双泉寺等,成为安徽较早的佛教祖庭。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