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一行法师:大乘菩萨的“慈悲喜舍”

佛教中常常讲到慈悲喜舍,又叫“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是大乘菩萨一种广大利他的心愿。

慈,由“友”演变而来,慈者爱念,即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名慈无量心;

悲,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教中常曰“慈能予乐,悲为拔苦”,即能拔除众生苦难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

喜,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在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喜者欢喜,菩萨喜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 

舍,意为舍弃、施舍,舍者舍离一切分别,菩萨于所有众生无爱憎之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名舍无量心。

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无论是朋友,还是冤亲;无论是爱我们的,还是恨我们的,菩萨都以大慈悲悯之心爱之。如今,利益横欲的社会,帮助他人却成了自己的一种灾难,如我们经常看见的扶摔倒老人,最后却反被碰瓷,诸如此类的一系列事情。从此,扼杀了世人助人为乐的动力,世人开始下意识的衡量,开始自我保护,开始事不关己。但菩萨是绝对不会这样想的,作为修行人亦如是,因为我们深知现在所受,皆是过去恶业所感,只有用大慈心才能更好地化解,为来世种下善缘。佛教中所提倡的慈悲,与儒家的“仁”有相似之处,但佛教的慈悲包容心更大,更深远。儒家的“君子远庖厨”是不忍心看见动物被杀,然后躲开。而佛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仅仅对有缘的众生,是对一切有缘无缘的善恶众生都慈悲视之,还在不杀生上,进一步倡导大众茹素,尊重他人的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法华经》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修行,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一切梵行,证得了清净涅槃,然而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轮。佛陀于因地时割肉喂鹰、舍身伺虎;更有观世音菩萨导驾慈航,寻声救苦;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等,这都说明了菩萨之所以能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悲心愿力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所以经上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无量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慈悲喜舍,不仅发扬了大乘菩萨慈悲济世的精神,还发挥了佛教在构筑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下,并继承了中国佛教历代济贫救苦的优良传统。近代有太虚大师主张佛教以积极入世的思想,发展佛教救世利人的慈善事业,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理念,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行愿,积极引导广大社会民众和佛教信徒参与佛教慈善事业,使社会民众内心充满慈悲和仁爱。引发众生内心的慈悲善根,修积阴德,广种福田,自利利他,为佛弟子们提供一个弘法修行的渠道,积功累德,回向净土成为资粮,往生极乐,圆成佛道。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文章 | 一行

图片 | 大惠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