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周家样”水月观音源流研究

文章信息

作者:康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内容简介

‍唐代是我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佛教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周家样”的创造者周昉为当时仕女画最有成就的画家,由周昉创造的“水月观音”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有重要贡献,成为当时宗教绘画世俗化的代表。文章作者就“周家样”水月观音造型及其造型源流进行分析,内容共分四部分:

首先,介绍“周家样”水月观音的基本特征。水月观音呈半伽趺坐思维相或手持柳枝、净瓶,姿态随意,身后为一轮圆月背景,周围有泉流池沼、山恋丛林。观音仰望天空明月或低头凝视水面,身后被竹、花草等植物以及山石环绕,岸边或有弟子礼拜,其中半趺、岩石、竹、流水为主要特征。

其次,分析“周家样”水月观音造型的风格:一体态丰腴。水月观音脸型丰腴饱满,体态圆润健壮,气质雍容高贵,沿袭了周昉仕女画丰腴雍容的特点。二、曲线表现。水月观音衣饰爽利飘逸、轮廓勾勒突出,手臂与身体肌肤处的薄纱轻柔细腻,衣饰层次分明,体现出虽丰腴而不失卓越的曲线美。三、服饰华丽。水月观音衣饰精心装束、富贵华丽,色彩争奇斗艳、亮丽夺目,尽显贵族风范。

再次,分析“周家样”水月观音造型风格形成的原因:(一)月光水边。作者认为将观音置身于月光水边静溢的环境之中,是受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影响。(二)菩萨半伽趺坐的悠闲坐姿以及背景中的竹林、瀑布的造型,并非源于佛经的描述以及印度的造像,而是受中国圣贤、隐士与仙人为题材画作的影响。(三)竹林山水。作者认为周防一方面根据《华严经》中对观音道场的描述,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中文人隐士审美和趣味的影响,加入自己的灵感发挥创造而成。(四)水月观音背后的大圆光是吸收借鉴了佛像画法中的身光。

最后,分析“周家样”水月观音兴盛的原因:一隋唐时期观音信仰的迅速兴起;二水月观音符合中国女神崇拜的需要;三水月观音具备佛教形象审美与仕女世俗审美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因此,适合雅俗共赏。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