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白居易的放生诗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诗人除强调了环境之清幽外,此点与大乘佛教所述”清旷山川“之”清“颇为相似,正是大乘佛经所描写诸佛国土不同凡尘的特征。

唐诗中描述的放生对象,除了鱼最常见之外,还有鹦鹉、孔雀、鹧鸪、鹤、鹭、雁等飞禽类。但在白居易描写的以池为中心的放生空间中,池水、鸟、莲构成的意象组合较为常见。如长庆二年(822)自长安至杭州途中所作《过骆山人野居小池》云: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于苏州所作《郡中西园》: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大和八年白居易于洛阳所作《冬初酒熟》: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这些诗歌尤其白鹤和鹦鹉,是白居易咏禽诗中最关注的对象,其中不乏放生对象;好写净土瑞鸟意象,是白居易佛教放生诗的应有之意。

白居易除了自己皈依佛门,持斋守戒外,还大力倡导放生,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普度众生。他写下了《放旅雁》《放鱼》《赎鸡》《鸟》《观游鱼》等戒杀放生诗作,感人共情,启人善念。晚年白居易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请人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极乐世界图、西方三圣像,日日焚香顶礼,十分虔诚,并且回向众生离苦得乐,共登莲城。他作的《念佛偈》流传广远,至今仍脍炙人口: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END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