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李向平:佛教中国化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如纯一法师指出,"佛教中国化是一个过程",这就好像汉文《大藏经》文本结构具体形成过程那样,《大藏经》作为中国文化思想革命的产物,既是编撰汇编的结果,更是中华文化再生产的历程之一。因为文本叙事乃是人类文明活动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会充分展示一个文明体系中的意义结构如何通过文本叙事而被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神圣结构。因此,在汉文《大藏经》的文本研究过程中,纯一法师条分缕析,经由汉文《大藏经》的翻译、格义、译场、民间刻本、官方刻本等方面的梳理,乃至对汉文《大藏经》的各类作者、读者、视角、评论等方面的述说都为此产生了新的意义与象征,进而把《大藏经》文本视为研究佛教中国化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分析路径,将为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深入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研究天地。

二、从佛经中译到中国文本类型

一般而言,文本分析法主要包括有文本形成的序列分析、文本类型分析以及文本结构分析。特别是文本的结构分析之中包括了文本结构中的各种话语序列、文字类型、意义象征、历史关系,同时把文本的结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展示给当下,具体说明该文本的结构主体,何以为文本研究之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此中包括文本结构形成的基础、特征、核心问题,如何呈现为某种文化影响。

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方法的具体考量,纯一法师在其新着中的文本分析与论述,实可帮助读者再度打开汉文《大藏经》佛教经典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深入《大藏经》内部结构,并且从对《大藏经》文本本身的关注,深入《大藏经》文本所承载的社会历史内容,促成人们回到文本本身,使经典阅读更加完整。

在此文本结构之中,纯一法师对于《大藏经》文本结构的主体把握得十分准确,这就是中国僧人著述作为汉文《大藏经》文本结构的主体,同时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主体。中国僧人的著述可谓从佛经的汉译开始,进而开始了佛教中国化的远大历程。

最早的佛经翻译,始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东汉——初创翻译时期,东晋与隋代——官方翻译时期,唐代——全盛翻译时期,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自宋以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并因雕版印刷技术的应用,迅速提高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佛经中译前后历时约10个世纪,共译佛教典籍2100余种、6000余卷,著名中外译师不下200人,其中以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为"四大译经家"。

在佛经中译的过程中,中译文本的进行与不同写本、刻本的结集问世,乃是佛教文本中国化重要构建者的角色。从民间译经到官方"译场"的出现,从西域僧人主译到中国僧人监掌译事,使译经体制逐渐由小规模的个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计划、分工明确、机构宏大的翻经馆的形式发展。直到宋代译经院的制度更加完备,译经制度与译场分工,随着译场的出现,译经制度也日益完善。翻译一部经需要九个职位密切协作。很明显,上述这些官办与民间创办的译场,不仅是翻译佛经的场所,也是佛教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中译的佛经、中国人编辑的写本与编撰刻写的各种刻本,渐渐建构了佛教中国文本在中国的身份。

上述历程是大量的佛经译本、写本、官译、官民共建的文本建构历程。自汉至隋唐,佛教典籍的文献流传主要依赖于写本。自东汉翻译佛经之始,即有写经,如译成之经文大多由笔受者直接书写下来。而佛经本身也强调,信徒诵读、持带、转赠、抄写佛经,是一种重要的功德修为。之后《大藏经》文本结构的逐步形成是基于各种写本、刻本、官刻与民刻两大文本,直至近代印刷本等文本形式的出现,以及文本知识结构、体系的演进。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