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五乘”的说法,将修持五戒之教称为“人乘”,谓修五戒者来世能生为人;而将修持十善之教归为“天乘”,谓修十善死后能够生到天界(三十三天等)。
那么,十善与居士戒的“五戒”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五戒属于戒,是要求居士必须做到的,否则属于犯戒;其次,五戒仅局限在身业、口业两个方面对在家居士提出制约,比较容易做到,而未在意(心、精神)业方面提出制约,因而对人在道德方面的制约范围较小,没有十善那样蕴含宽泛的道德理念、规范的意义。
从伦理道德的要求来看,十善内容已经覆盖了五戒的内容,是佛教经常用来向信众乃至普通民众进行道德说教最适宜的内容。
佛教大小乘将缘起(因缘)理论作为思想基础,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这里,“此”为因,“彼”为果,旨在说明有因必有果,无因则无果。构成人生循环链条的“十二因缘”之前提的“无明”或“痴”,主要指的是不明因果道理。由于有“无明”这个因,才有生死轮回链条这个果。佛教将上述善恶思想与缘起理论结合起来,便形成善恶因果报应的说教。
佛教讲十善、十恶,谓“行善止恶”或“遏恶扬善”“防非止恶”等,意在劝导世人奉行十善,遏止或制止十恶。奉行十善是属于善行善业,将积累善的功德;行十恶则属于恶行恶业,将造成恶的罪过。将此善恶思想纳入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之说,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报应或早或迟,以至决定死后灵魂轮回转世的去向:得善报者轮回到“善道”(善趣),再生为人或生到天界;得恶报者轮回到“恶道”(恶趣),生为畜生、饿鬼或下地狱。这种说教曾长期广泛流传于民间,对古代道德风尚和社会习俗影响极大。
东晋庐山慧远曾写《三报论》,谓“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概言之,“现报”是善恶业因在人的生前得到报应;“生报”是基于灵魂不灭思想谓在来世得到报应;“后报”是经过一生以上才得到报应。这种理论旨在打破人们因看到“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和“积善之无庆,积恶之无殃”的现象而产生对因果报应的怀疑,告诉人们:即使善恶业因在现世得不到报应,来世、无尽的后世也必然得到报应。
实际上,善恶报应思想最早是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一生下来从接触父母开始、然后是兄弟姐妹,随着年龄增长进入社会,接触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一个人若是做了好事、错事乃至坏事,皆会产生一种潜在的作用力或影响力,以后在某些时间场合便会招致或好或坏事物的回报。在这当中即蕴含着因与果的关系。佛教作为宗教,将此因果现象与教义结合起来加以发展,便形成善恶因果报应的理论。顺便提到,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将儒家道德和其他的传统伦理思想也纳入“善”的范畴之中,从而扩大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十善业道经》《十不善业道经》的善恶观
唐宋以来以至于近代,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所译《十善业道经》是佛教界经常向信众宣讲的劝善、惩恶的佛经。宋代日称等译、印度马鸣菩萨所集《十不善业道经》篇幅很短,对十不善业作较详解释。